“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陕西大荔:一片碱到一片绿,甜枣儿成了“金蛋蛋”

2020年10月05日 09:00:0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社会、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千年期盼。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为记录好、呈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荔枝新闻深入全国在小康社会建设中颇具特色的市、县(区)或村,把笔头和镜头对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实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非凡历程与辉煌成就,生动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拼搏与奉献,展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与温度。 

  荔枝新闻记者/祝亦楠 摄像/魏玉卿 剪辑/杨雨薇 万方

  “无边河滩,地属秦川之宝;千里飘香,人沐纯朴之风”。这是陕西省大荔县广为流传的《冬枣赋》开篇之言,道尽了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沧桑。

  在这片黄土地的东部、黄河崖畔,有一片万余亩的黄河滩,那是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人赖以生存的地方。站在小坡向东望,万亩冬枣大棚铺向天际,一车车冬枣从这里发出,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

  谁又知,有着“冬枣第一村”之称的小坡村,20年前,却是一片贫瘠:

  “近看水一片,远看全是碱。种啥啥不长,群众真可怜。”

  “渠烂、坡断、路不平,辛苦一年没收成,花钱全靠打短工。”

  几句顺口溜,真实而苦涩。现在,都翻了篇。

  爬坡过坎20年,从一片碱到一片绿,盐碱地里长出的“金蛋蛋”串起了产业链,“有女不嫁”的“小破村”逆袭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活水浇进盐碱地,荒芜变绿野 

  “小坡村穷,穷在滩下万亩盐碱地常年颗粒无收。”提起以前的日子,村民付兴章连连摇头。20世纪90年代,产业落后、生活贫困是笼罩在每个小坡村人心头的阴霾。

黄河滩下盐碱地

  这片地,只要往下挖5米就有水,但这水,是“苦水”,用来浇地,作物活不了。

  如何让万亩盐碱地“土里生金”?这是小坡村脱贫要过的第一道坎。

小坡村党支部书记薛安全

  1998年,33岁的薛安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小坡村4000多个村民开始了向盐碱地要效益的征程。盐碱地还是老“味道”,但他要做新尝试。粮食种不成,那就改种树,拉沙压碱、引黄(黄河)淤碱,栽植速生杨。

  可碱仍往上泛,生命力极强的杨树死了大半,人们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

  “当时穷得没办法,村两委干部就和村民代表一起,去山东、河北考察,那些和小坡村情况类似的地方真没少走。”几趟下来,雪枣、梨枣等一些耐盐碱经济作物逐渐走进了视线。

  第一年,大家把一车又一车的“甜水”拉进河滩盐碱地浇灌,结果,收成好起来了。

  第二年,村里开始跑资金,想法解决浇水的问题。村支部商量的结果是“引洛下滩”,把北洛惠渠的水,引到小坡村黄河滩地里灌溉。“东凑西借,筹了300多万元,修好了3.8公里长的主干渠和13条小渠。”原本半年可以完成的工程,前后花费了近两年……

  小坡村改造盐碱地的第一个五年,就这样过去。在洛水的冲洗和浇灌下,大片荒滩盐碱地得到改造,种植的雪枣、梨枣等成活率越来越高。

  枣树在盐碱地上扎了根,生活似乎迎来了转机。

   建棚挡雨提品质,甜枣儿成“金蛋蛋” 

  五年的辛苦,浇地的渠打好了,枣树栽上了,按理说,该是“钱落袋”的时候了。可是,迈过一坎,又遇一坡。

  2003年9月,本该是冬枣收获季,大荔县遭遇了罕见的暴雨灾害,小坡村的冬枣出现大面积裂果,“皮薄肉嫩”的果子还没采摘就烂在了地里,不少农户颗粒无收。

  “为了减少损失,有的村民赶在成熟期之前,就把还没红的冬枣早早摇下来,客商给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一斤枣的出售价只有3到6毛。”“有的村民为了保护成熟期的冬枣不被雨淋,盖上了塑料布、棉被。”这场雨浇凉了人心,不少村民开始怀疑种冬枣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放弃吗?这绝不是关中人的性格。怎么办?请专家,搬“智囊团”,找解决方案。

研究院的实验棚里,周爱英查看枣树的长势

  “刚开始聘请省级专家培训技术员,通过乡镇集中培训、村上集中培训、田间指导手把手教农民。从种植、坐果、病虫害防治、修剪等先教农民种会,再教农民进行产品质量提升。”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大荔县红枣研究院院长周爱英回忆。

  2005年到2010年,第二个五年间,薛安全和9名党员注册成立了“大荔县绿源农庄专业合作社”,为村民统一提供生产资料采购,冬枣贮藏、销售和技术培训等服务,带领大家一起摸索技术,共同闯市场。

  在经历了露地、竹木、水泥大棚等一次次探索后,2010年合作社建起了180亩温棚:枣芽冒尖的时候在棚顶覆盖棉被,将棚内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就这样把冬枣成熟的时间提前了;同时通过科学选种、嫁接、精细化管理等手段保证了冬枣的品质。

  终于,“温棚”里的冬枣在悉心呵护下,躲过了暴雨,赶在其他产区冬枣集中成熟期之前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获得产量、效益的双丰收。

  2009年,全村的冬枣收益达到260万元,村民李建华的10亩冬枣,更是被一个浙江客商以23万元的价格“包圆”,小坡村轰动了。

  不服输、肯钻研、能吃苦的小坡村村民在盐碱地里种出了“金蛋蛋”,冬枣种植面积逐渐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迅猛增长;用的大棚,由最初的简易棚,发展到钢架棚、双膜温棚、钢架棉被棚、温室大棚等;一半以上枣农达到职业农民中级职称,20%左右达到职业农民高级职称,不少枣农在全国各地传授“种枣经”。

  从2002年到2018年的16年间,小坡村的冬枣种植面积陆陆续续扩大了25倍,总面积达到15000亩,其中设施冬枣12000亩,年产量总计1.8万吨,冬枣总产值达到1.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8700元。

   “金蛋蛋”串起产业链,产产兴旺人安居 

  靠着十年如一日的苦干精神,小坡村枣树越种越多,产量越来越大。每逢收枣季,村民一车车拉着冬枣出去卖。新问题来了:村民把冬枣摘下来运到地头,客商收货再拉到县城转运,成本高不说,也不利于保鲜,长此以往对产业发展可不利。

  在小坡村人看来,最“煎熬”的日子都“扛”过去了,哪有想不到的办法?

  “干脆将物流公司引进村里,为冬枣建设物流基地和交易市场。”没成想,这一招很快让这里成为周边村镇的农产品集散地。采收时节,载重几十吨的大货车每天来来往往就有上百辆,卖货、收货、装卸,车来人往热闹非凡。

黄红波正在准备发货

  温州人黄红波,作为客商从1996年就在大荔县“讨生活”。从“种一葫芦收不了半瓢”,到冬枣远销海内外,他见证了冬枣带给小坡村的巨变,也见证了小坡村“穷则思变,困则谋通”的奋斗史。“这些年,过来的客商越来越多,早上枣还在地里,第二天晚上就到了江浙人民的餐桌上了。”

  贮藏冷库、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配套建设越来越丰富,村里人几乎都被调动起来,采摘、包装、运输,还有人做起了冬枣“经纪人”。

刘胜在冷库中整理待发的冬枣

  处理订单、发货、结算,这是返乡青年刘胜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对于今天这样的生活,今年32岁的他,之前从没有想到过。“2005年出去的时候,我们这种棉花,一亩地才赚两三百。”后来看着大家生活有了起色,2015年他便回了村。“在村支书组建的电商学习培训班,开始接触电商,现在一天的订单量大概五六千单,高峰期一万多单。”在小坡村“新生代”农民中,刘胜并非个例,在他们看来,“家里老人小孩照应到了,腰包也鼓了。”近年来,每年通过电商销售的冬枣占到产量的20%左右。

  一夜金风送枣香,借着枣香发“枣富”的,还有酒店老板娘庞青梅。“2005年我就开饭店,那时候生意不行,来的人顶多吃碗面条。”现在,庞青梅的“小饭店”变成了“大酒店”,“从四五张桌子到80-100张桌子,农民不用进城也能享受美味佳肴。”大大小小的餐馆在小坡村有10多家,家家户户赚得盆满钵满。

  五年又五年,曾经穷得“娃娃上学交不起学费,进城看病交不起路费”的小坡村,摇身一变成了致富村、文明村。

付兴章在自家的冬枣大棚里

  “我的三个孩子,都是大学生,就是用冬枣卖的钱把他们扶起来的。”付兴章说起他供养的3个大学生,笑得比冬枣还甜。“我种冬枣第一年收入18万元,以后每年都是十几万元,别说3个大学生,8个大学生我都供得起。”小坡村妇女主任张夏存,靠种植冬枣,不久前在城里给孩子全款买了房。68岁的刘兴运不掩饰地说他现在很有钱,靠种植冬枣,老人已给孙子存了100万元……

借助智能化大棚管理系统,枣农点点手机,即可一键管理

  淳朴而务实的关中人,并没有止步。目前,小坡村正积极引进滴灌系统和智能化大棚管理系统,冬枣种植走过了规模化、品牌化阶段,正向精细化、优质化、高附加值化阶段迈进;更是将美丽乡村打造成自然景点,让宜居的乡村成为了风景,蹚出了农旅结合的新路子。

冬枣小镇总站

  2019年,小坡村又新建了8个温室大棚,种植大荔特色高石脆瓜,并依托万亩冬枣设施园,建起了集观光、采摘、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冬枣小镇”。当清脆的汽笛声响起,观光火车便沿着5.6公里的轨道,驶向万亩冬枣园,让游客体验到“车在景中、道在绿中、水在林中、人在园中”的“枣文化”。

  如今,村里又有了新的顺口溜:“站在小坡向东望,小坡一片新气象,万亩冬枣在展现,家家户户十几万。”远方大棚顶上有4个高大的广告牌,喷有“枣赢天下”4个红色大字,这是当下小坡村人的豪气与底气。

  傍晚,万亩冬枣林在昔日的盐碱地上摇曳生姿,晚霞洒落在黄河滩,印刻在一粒粒冬枣上,青翠的枣皮上染上了如落霞一般的红晕,这是冬枣成熟的颜色,也是这片黄土地上勤劳、创新、坚韧的农民奋斗的底色。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