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博物馆,有啥不一样?扬州博物馆首次在夜间向公众开放

2020年10月01日 15:48:26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晚7:00,夜幕低垂,扬州博物馆却灯火通明,陆续有参观者进馆参观。“迎中秋·庆国庆”博物馆之夜正在馆内热闹上演,这也是扬州博物馆自2005年建成开放以来,首次在夜间对公众开放,新鲜的观感让参观者流连忘返,近千的入馆人数以及参观者的心声,也让博物馆工作人员备受启发。夜游博物馆,与白天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市民参与博物馆夜游活动。

  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

  中国人有着悠长的制香史,和其它技艺相比,制香,似乎有着一种别致的韵味。昨天的博物馆之夜就在这样香气萦绕的氛围中开始。香学文化研究者王其标将中国制香的历史娓娓道来,一旁的古琴声清扬悠远,观众们在氤氲的香气中听得如痴如醉。接下来,观众们亲自参与制香。

  一楼的文博体验中心则是另一番场景,数十名参与者在通草花技艺传人王蕴玉的指导下,制作一枚精致的桂花胸针。胸针制作活动吸引的更多是亲子组合,孩子们与父母一起动手,用栩栩如生的通草花定格专属的秋日记忆。

  一场妙趣横生的寻宝

  昨天,博物馆一楼大厅成了人气最旺的角落,每个前来参观的人都会在这里驻足,他们手上拿着一张集章卡,在四个小游戏间穿梭、打卡,集齐“安”“康”“吉”“祥”四枚主题印章,便可换取精美的文创礼品。

  趣味问答环节,参观者可用手机扫描参与答题,题目大多围绕中秋节以及中秋文物展开,妙趣横生的问题设置,让参观者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知识。而投壶、套圈游戏则吸引了不少孩子,每投中一支签或套中一个圈,都会引来围观者的一片叫好。

  一种与众不同的观感

  对于爱好文博的上班族来说,夜游博物馆拉长了博物馆开放时间,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参观文物。对市民来说,博物馆开放夜游提供了一种新的夜间娱乐方式。而对于博物馆来说,开放夜游虽是一个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扩大影响力的机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夜游并不只是简单地延长展览时间,想要让人们在夜生活的众多选项中选择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方必须得让它变得跟白天不一样。

  “与白天不同,夜游对参与性的活动要求更高。”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说,夜游与白天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不同,要通过教育与娱乐结合的主题活动让观众能沉浸在博物馆的氛围中,以更生动的方式让观众现场感受。

  仇峰是一名资深的文博爱好者,他对于扬州博物馆的首次夜游,提出了一些建议:“扬州博物馆不妨根据馆藏以及地域特色,设计一些沉浸式的特展或体验活动,在‘夜’上做文章。”

  昨晚9:00,扬州博物馆正式闭馆,首次对公众开放的夜游恰逢长假前一天,有近千人选择在夜间走进博物馆。“这个数字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说明观众有夜游的需求。”束家平说,扬州博物馆在此次活动后,会根据参观者的反馈以及国内其它博物馆夜间开放的情况,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增加夜游次数,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城市文化。

  (来源:扬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