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全国粮食在储藏和加工等产后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数量惊人。作为连接田头和餐桌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江苏各大粮食和食品加工企业也是更新观念,上马设备,齐力降低原料损耗,杜绝粮食浪费。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糕点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在泰州市的一家糕点生产企业车间里,工人正在根据生产计划精准配料。泰州某糕点生产企业工人李徐莹说,用多少就调多少料,在生产过程中也比较注意节约,做到不浪费。
商家告诉记者,过去企业最热销的一款月饼重量在500克左右,市民往往一次性吃不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今年中秋前,企业特意推出了450克和250克两款月饼供市民选择,鼓励市民按需购买。
为了减少粮食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浪费,近年来,江苏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鼓励支持粮食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最近,为了做好新米上市的准备,淮安盱眙的一家粮油食品公司采购了国内领先的干式分层分离机,新设备一改传统稻谷加工过程中挤压、摩擦的研磨方式,采用切削、自由落体式摩擦方式,每一百斤稻谷可以提高出米率5%左右。
大庭昌(江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松社介绍,作为企业更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粮食加工的源头做好节约。目前企业新工艺新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按照一年5万吨产量来算的话,一年可以节约2500吨大米,给国家节约了粮食,同时也企业增加了效益。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杨时盛 胡超 泰州台 淮安台 盱眙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