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门现场核实, 淮安15岁少年困难救助通道终于畅通!丨解忧帮

2020年09月27日 19:32: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淮安市民刘先生(化名)向我苏网反映,他的堂侄子小明(化名)今年读初三,因无父母监管,生活陷入困境。为此,亲属们想帮助小明申请困难救助,却因为缺少一份小明父亲的法院判决书而无法办理。面对这种情况,当地的民政部门会如何处理呢?来看我苏记者的报道。

  15岁少年无人监管 申请救助遇难题

  今年15岁的小明在淮安市淮安区漕运镇的一所中学就读初三,原本应该全身心备战中考的他,却在生活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小明的伯父刘先生告诉记者,小明的母亲多年前离家出走,父亲由于寻衅滋事罪去年12月底被逮捕,在看守所羁押至今,小明的奶奶也在4个月前去世,现在小明的生活都是由亲属们来照应。 

小明家中卧室衣物摆放杂乱

小明家里厨房布满灰尘

  9月24日,记者跟随刘先生来到小明的家中,看到屋内空荡荡的,卧室床上堆满了凌乱的衣物,鞋子散落在院子里,另一边的厨房灶台上更是落满了灰尘,也不见碗筷等生活用具。

  刘先生说,自己会在小明放长假时将其带在身边,周末也有伯母照应,但亲属们经济能力有限,仍希望小明能得到民政部门的长期救助。

小明家中环境

  镇里的民政部门表示小明的情况符合救助要求,并让刘先生去开各类证明,但是,派出所、村里的证明开了不少,却无法办理救助,因为他们还缺一份证明材料——小明父亲的法院判决书。

  记者了解到,小明的父亲被羁押在看守所已经十个月了,但法院仍未判决,导致小明无法申请长期救助。

  可申请困境儿童救助 按规定需走程序

  我苏网关注此事之后,淮安市淮安区民政局副局长杨卫方立即带着区民政局、漕运镇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小明家中了解情况。杨卫方表示,经过向镇、村及镇派出所了解,刘先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根据江苏省关于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的相关文件,不满18周岁,因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都可以纳入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主要包括孤儿,父母监护缺失的儿童,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重残、重病及流浪儿童、贫困家庭儿童,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儿童。

困境儿童判断标准

  小明目前处于父母监护缺失的状态,属于困境儿童,但需要走一定的审核程序。杨卫方表示,父母刑期、或者戒毒期、或者在押6个月以上,儿童可以纳入困境儿童管理,由村里出详细的情况说明,镇里和镇派出所再做情况说明的复核调查,最后民政局进行审批并做现场回访。 

困境儿童申请材料介绍

  民政局:救助应有温度 将足额发放补助

  杨卫方告诉记者,考虑到国庆、中秋即将到来,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给小明送去了两千元的救助款,已初步委托刘先生为孩子的监护人,接下来将按时足额发放江苏省审定的生活补助,每个月1367元。

民政部门给小明发放救助款

  此外,按规定,小明在今后还能享受到学费、住宿费减免等补助性政策。记者从小明班主任刘老师处了解到,小明平时不太喜欢和同学交流,学习上有些困难,今后自己会更加关注小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

  最后,杨卫方表示,根据江苏省2018年下发的《关于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小明申请救助确实需要判决书或者有弃养的证明。民政部门虽然是按规定办事,但处理方式应该更加灵活,不应只按照条文教条主义地去做,应该考虑政策制定的初衷和实际情况,对困境儿童的救助也应该更有温度。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范志凯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