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央视!常熟这个村,又被国家级媒体聚焦了…

2020年09月25日 16:52:29 | 来源:i常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

  千亩良田在微风吹拂下稻浪滚滚。

  昨晚22:19,

  常熟支塘镇蒋巷村

  再次登上央视!

  央视看蒋巷

  江苏常熟市蒋巷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将农业和旅游相融合,2000亩良田成为蒋巷村的传家宝。

  眼下,蒋巷村千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里正是水稻吐穗的时节,种粮户王正荣和农技专员一起在自家地里察看水稻的生长情况。

  王正龙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村民

  “现在我们种了一季稻子,有时候丰收年,我卖有机稻一年一个人可以搞五六万块钱。”

  有机稻是村里发展的新品种,上半年土地休耕养大鹅,下半年种水稻,因为有机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大受市场欢迎,一斤大米能卖到10多块钱。

  常德盛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

  “绿色有机,我们的田越种越好,休耕还田,农民得到的效益也逐年在提高。”

  看准了增收路子,蒋巷村打造起现代农业示范田源,并建成粮食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去年蒋巷村农业增加值达2000多万。

  升级不停步,村里又把观光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乡村观光游、农耕文化体验游、亲子游等旅游项目越来越火爆。

  崔佳鑫

  游客

  “空气蛮新鲜的,感觉整个一个大自然的氛围还很浓,回到自然生活中,体验感特别好。”

  现在,在600亩的生态园里,多个新开发的休闲项目即将在国庆假期亮相。2019年蒋巷村旅游人数超过20万,旅游年收入100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6.25万元。蒋巷村也成为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

  人气旺了,收入多了,村民的幸福感更是不断提升。如今村民住进了别墅,一些老年人还住进了老年公寓,到了规定年龄的老人每月还能享受村里发的养老金。

  王维扬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村民

  “收入算过的,像我四万八到五万,肯定有的,像我们蒋巷村,老年人的钱不会少,只会用不掉。”

  今年蒋巷村又新建起集休闲、旅游观光、教育研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未来将发展成为超亿元的产业链,带动村民就业创业。

  蒋玉英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村委会主任

  “未来的发展,蒋巷村还是要始终抓住这条路,农业起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秀出我们蒋巷的田园之美。”

  除了央视新闻外,一波国家级媒体近日也纷纷加入“蒋巷夸夸群”。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光明日报▼

  历史上那个落后、贫穷、荒芜的小村庄,已然华丽转身!

  ▼

  回顾昨日的蒋巷——

  过去,蒋巷村“小雨水汪汪、大雨白茫茫”,全村186户人家,住的是泥土墙、茅草棚,吃饭都成问题。

  1966年,22岁的常德盛当上蒋巷大队大队长后,带领村民拿起扁担、挑起箩筐,疏浚河道、平整土地,完成50多万土方工程,建成良田1700多亩,硬是把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变成远近闻名的高产田。

  洼地变良田,让蒋巷村人填饱了肚子,温饱之后,如何小康?适逢苏南地区乡村工业兴起,蒋巷人又把致富的目光投向了工业。蒋巷村瞄准市场空白,建起了两条彩钢复合板生产线和常熟第一家村级工业园,曾经一穷二白的村子,日渐富裕起来。

  以“率先争先”为核心,

  克服艰难险阻,激励创业斗志

  的蒋巷精神为引领,

  以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为特征,

  以身体力行的常德盛书记为代表,

  百尺竿头,蒋巷村不断超越。

  ▼

  试看今日的蒋巷——

  01

  这里,有千亩沃野良田

  今年,村集体计划把农田“流转”回来,建立村级农场,由职业农民统一种植,提高现代化水平,力争做到“三个人就能种好1200亩农田”。从吃返销粮,蒋巷一跃成为苏州市3000多个行政村中的售粮“状元”。

  02

  这里,百姓安居乐业

  2000年起,蒋巷村分两批建成拥有186幢红瓦绿荫“小洋房”的集中居住区,每幢220多平方米,造价近30万元,村民只需交付12.8万元,气化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卫生洁具等都由村里提供。

  在蒋巷村老年公寓,158套房间按三星级标准配套用具,老人免费使用。除了住得舒心,蒋巷村老人还“按老取酬”,按月领取养老金。每年村里还有股份分红,去年人均达到了1万元。

  据统计,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苏州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03

  这里,公共服务配套齐全

  192幢别墅和158套老年公寓组成村民新家园,被省建设厅评为“江苏省村镇文明住宅小区”。农民乐园、文化中心广场、农民剧场、影视厅、文广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这里,“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

  04

  这里,是新时代的小康村

  2019年,全村人均现金收入5.25万元,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10000元,家家住上了220平方米的别墅,实现了家家住别墅,户户开汽车。

  50多年来,

  蒋巷村沿着

  “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

  的科学发展新路,

  实现了强村富民、共同富裕,

  走上人、自然与环境和谐发展和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