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常州滨江化工园区召开高质量转型推进会暨第一批争创安全环保示范企业启动仪式。会议发布了滨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并成立了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联盟。常州滨开区政府将携手企业,争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转型示范园区。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滨江化工园区沿江而建,是全省沿江城市中长江岸线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业最密的区域之一,在长江大保护中肩负特殊的职责与使命。
随着全省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为了破解“化工围江”的难题,促进沿江化工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邀请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为滨江化工园区量身定制了转型升级发展规划。
据了解,滨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是瞄准新材料产业园高端化、安全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大力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上下游配套、集群化发展。未来,园区内的化工产业将围绕电子信息、新基建、军民融合和大健康四大产业应用领域,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企业和新医药产业。据此,园区未来的空间布局也将作出相应调整,不同地块分别构建沿江生态屏障,打造综合性、智慧化绿色港区,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和新医药产业和重点发展高端复合材料和关键电子材料产业。规划预期到2025年,基本完成园区企业的转型升级,到2030年,产业规模和质量实现全方位跨越,成为生态领先、特色鲜明,综合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智慧化绿色园区。
常州滨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姜浩表示,破解“化工围江”是滨开区必须要克服的时代命题。滨江化工园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大力度的腾退和关停低质低效的化工生产企业,另外一方面,进一步梳理园区产业链,更加聚焦高端绿色的一些化工企业和化工化学的产品,助推整个园区在现有基础之上进行彻底的转型和升级。下一步滨开区将按照规划的要求,深入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力争为长江大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常州滨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文君认为,规划为滨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园区的产业定位,并在破解“化工围江”的问题上,对园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和大调整。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安全环保可控、特色产业明显、创新能力突出、高质量发展显著的,全国一流绿色可持续化工新材料示范园区。
当天会议现场,还成立了常州滨开区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联盟并发布了《化工企业对标一流规范导则》。联盟将秉持“开放包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探索实践政企互动机制、技术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理念共享模式,推动滨江化工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汤琤 谢博涵 顾慧敏 编辑/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