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市切实履行“绿色责任”,加快沿江岸线修复,建设沿江生态廊道,在还绿于民的同时,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修复“伤疤” 生态廊道串起百姓宜居生活】
今年6月,泰兴市12公里长的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正式建成开放。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先后拆除6家船厂、23个鱼塘,关闭小化工等企业20多家,累计腾退岸线6.4公里,把“船厂变森林”、“鱼塘变湿地”、"工厂变绿地”。如今,从空中俯瞰,长江泰兴段满眼翠绿,整个岸线就像一条"绿丝带"顺江铺陈,成为了沿江居民家门口的生态氧吧。
泰兴市民王承龙说:“以前这边路边野草丛生、垃圾成堆,环境脏乱差一塌糊涂,现在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亲朋好友都约过来参观、游玩。”
【建立长效机制 稳步提升长江生态建设水平】
目前,泰州市长江岸线"增绿"面积已累计达240万平方米,沿江生态廊道初具规模。为持续巩固拓展长江岸线整治成果,泰州市还组建了“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汇聚整合了住建、海事等18个部门的数据,并建立跨区域、多部门的监管机制,通过无人机、水质在线监测平台等手段,对沿江地区排口、航运、码头等八大类要素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查,实现了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确保突发环境事件能及时规范处置。
多措并举下, 长江泰州段干流岸线利用率已降至50%以下,累计完成成片造林3415.9亩,完成岸线500米范围绿化示范村新建10个、完善提升6个。目前,长江泰州段总体水质持续改善,再现了翠绿环绕、碧水绵延的美好景象。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奉铭、李栋、李圣柏 泰州台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