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充满了八十年代气息的宣传画
你还记得吗?
“五讲四美三热爱”
可以说是上世纪80年代
叫响全国的经典口号
下面小编就来考考你
你知道“五讲”“四美”“三热爱”指的是什么吗?
“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的“五讲”指的是?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的“四美”指的是?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的“三热爱”指的是?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你知道吗?
这句家喻户晓的口号
发源地就在无锡
为了改变当时部分学生的不文明陋习
无锡市三十四中学
也就是现在的青山高中
从1979年上半年开始掀起了“美的概念”大讨论
到了1980年总结提出了
一句简单易记的“三美”口号——
语言美、仪表美、行动美
褒扬“纯正、诚实、坦率”“整洁、相互、大方”和“文明、礼貌、谦逊”的主流价值观
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三美”学习的高潮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这正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源头
原无锡市三十四中学时任副校长杨福兴:“要从根本上让学生来辨别美丑、真假、善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学生应该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将来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我们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当时就提出了‘三美’。”
记者来到青山高中采访时,高一新生正在青山高中校史馆接受学校历史传统教育,尤其是“三美”教育。
“三美”教育虽然只有三个短语,却包含25条细则,还有每日守则,鼓励学生日行一善。
“三美”教育开始被全国关注并成为时代的经典口号,则源于1980年6月14日,上海《文汇报》在其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那篇名为《无锡三十四中学开展“三美”教育》的文章。
原无锡市三十四中学时任副校长杨福兴:“当时感到鼓舞很大,所以我们抓紧时间写成文章,就送到了《文汇报》。《文汇报》也非常负责,把这个稿子再寄到我们教育局,教育局长核实盖章,然后再发表了无锡市三十四中学开展“三美”教育的报道。”
之后,《文汇报》、《人民日报》、《新华日报》陆续刊登关于“三美”的评论文章。
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无锡市的“三美”教育经验,要求在全国开展“五讲”活动。
1981年
共青团中央在”三美“教育基础上
提出在全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要求
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在“五讲四美”基础上增加“三热爱”
自此,“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
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具有先导意义的重要实践
作为“三美”教育的发祥地,青山高中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承续”三美“基因,促进学生完善个人修养,提升品格,健康发展。
青山高中副校长徐洪梅:“学校全力培养青山党建的“三美”品质,即建和美校园、办真美教育、做弘美先锋,同时我们通过课程实施来培育共生素养,形成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使命担当、唯物史观、科学理性、审美创造等素养。”
青山高中学生谢后前:“包括志愿服务每学年必须有8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我们积极投入社会让社会充满青年人的蓬勃生机。”
小小一所中学也是整个城市的缩影,40年来,“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发源地无锡在文明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如今已是两届蝉联的全国文明城市,并创成了全国首个文明城市群。从诞生之日起,“五讲四美三热爱”就在无锡奏响了文明强音,这一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建设传统至今依然激荡回响。
作为一项带着强烈时代感的群众性活动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口号
仍在无锡大地上不断回响
甚至愈发响亮
从上世纪80年代发端,到90年代文明单位、文明窗口评比兴起,再到本世纪初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直至近十年无锡万众一心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五讲四美三热爱”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市开展以无锡《市民守则》为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争当文明市民”“市民精神”讨论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还从个人文明进一步拓展到行业、社会文明,各行各业开始争创“十大新风”单位,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创建评比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文明风貌在全社会的普及让市民们在出行、购物等日常生活中切实体会到更多获得感。
如今,无锡全市活跃注册志愿者总数达79.28万,占城镇常住人口的15.6%,位居全省第二位;已涌现出15个全国志愿服务典型,总数居全省第一。疫情防控期间,无锡150万人次志愿者日夜参与到体温检测、物资配送、心理疏导等服务中,让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线更加牢固。
近十年来,“五讲四美三热爱”再次为城市文明建设带来启迪,在建设中要注重发挥每个人的力量,让市民成为主角。
无锡为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共建打通了多条渠道,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文明餐桌、诚信无锡……
广大市民的热情被充分释放,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形成了无锡创建工作的原动力和生命力。
2015年
无锡终于将“全国文明城市”
这一金字招牌收入囊中
2017年更创成了全国首个文明城市群
太骄傲了!
让我们传承“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口号
为无锡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