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126亿!常州高铁新城规划重磅出炉

2020年09月23日 11:05:5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发挥常州区位优势,引领江苏中轴崛起。”9月23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计划总投资约1126亿元的常州高铁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将实现“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现风貌”。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 常州绘就高铁新城蓝图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锋在会上指出,随着现代交通系统的升级,在新的交通换乘方式与空间组织理念下,高铁站及其周边地区不再是单一的交通集散空间,而是整合交通服务、商业、商务、文娱、会展、现代服务等的城市新型功能区,对城市功能、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在时代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下,常州决定以高铁新城建设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区域竞争力。高铁新城建设指挥部按照“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的工作要求,迅速启动规划设计工作。

  自常州高铁新城规划启动以来,目前已经完成总体规划和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东至江阴界、南至汉江路、西至玉龙路、北至S122省道,规划人口约42万人。规划践行“区域竞合支点、生态创智社区、活力站城一体、现代时尚江南”四大理念,谋划构筑“绿智优先、核心驱动、特色引领”的未来之城,致力构建“一核四带”的前沿产业高地,奋力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新模式、新样板”的规划建设目标。据悉,规划设计方案现已顺利通过专家论证和常州市委常委会审查。

  引领现代时尚江南 新城撬动江苏中轴崛起

  记者了解到,常州高铁新城位处国家主动脉京沪高铁和江苏南北中轴的交汇点,东接无锡、西连镇江、北望泰州、南依常州CBD核心区,常州机场、常州港、常州高铁北站坐落其中,沪蓉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优势得天独厚。随着常泰过江通道的加快建设,江阴城际轻轨S2线和城市1号、3号、4号、6号线等4条规划地铁线汇集于此,常州辐射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支点作用日益突显。常州高铁新城围绕高铁北站打造区域交通枢纽,致力于开发第四代站城一体化新模式,将极大放大常州作为长三角中轴枢纽地位,形成对周边县域城市的“强磁场”,成为锡常泰都市圈的引领型城市,并进一步撬动江苏南北中轴的加速崛起。

  常州高铁新城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孙秀峰向记者表示,高铁新城布局设计具体分为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两个层次。

  据了解,常州高铁新城56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将形成“两轴三心、南厅北苑”的特色空间结构布局。“两轴”即长江路与乐山路之间南北向的城市中轴,京沪高铁、沪蓉高速之间东西向的生态绿轴。“三心”分别为创智商务中心、现代生活中心和田园活力中心。“南厅”即围绕站城综合体及周边区域,采用高强度、高密度、街区式布局的方式,塑造体现现代化都市景观特色,充满活力的城市会客厅(CAZ)。“北苑”即以新龙万亩生态林为依托,环绕田园活力中心布局的生态创智社区,采用低强度、低密度、组团式布局的方式,塑造疏密结合、三生融合的现代水乡田园都市。1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北起新龙生态林,南至黄河路,西至轩文路,东至长江路—通江路,呈“L”型结构,沿线集中布局金融商务中心、区域总部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文旅体育中心、品质生活中心总共“五大中心”项目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环湖制高点建筑采用了螺旋上升的双塔造型,寓意新城发展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代表“创新——未来”;地标建筑创智门则取自春秋时期伯牙与子期在常州奔牛相遇的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象征高铁新城广纳贤才。通过国际、国内大师的设计,核心区将形成形态优美的天际线和特色彰显的标志性建筑群。

  赋予绿色低碳基因 常州构筑生态创智新城

  高铁新城许多城市都有,常州高铁新城“新”在何处?记者了解到,除立体交通网络、公共服务设施、标志性建筑群等的建设外,高铁新城还将在尊重常州蓝绿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河道,形成“五湖十荡”的水系格局。并将北部的生态林、西部的农田景观、东部的藻江河景观引入城区,营造万亩水乡林田入城的网络化生态空间布局,凸显常州自然与城镇和谐共生的江南水乡特色,构筑蓝绿相融的生态活力空间。

  据悉,接下来常州市还将出台若干支持高铁新城发展的政策,围绕“一年打好基础,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现风貌”时序进度目标,努力打造以站城综合体及周边空间为核心的城市新中心与智慧生态城。

  记者从常州相关部门还了解到,常州高铁新城规划与建设将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紧密协调,为高铁新城向北拓展预留空间,这也将让常州深度参与跨江融合中轴崛起,推动常州从“运河时代”迈向“长江时代”和“双铁时代”。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汤琤 谢博涵 实习生/杨莹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