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兜”着走
“吃不了,兜着走”,从2018年秋学期开始,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推行“光盘行动”。两年过去了,记者再度探访发现,师生“吃多少盛多少”“吃不完打包带走”已蔚然成风。
“光盘”,“兜”着走
昨天中午,记者走进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食堂。餐桌上随处可见“光盘”提示牌,上面写着“一粒米,千滴汗,不剩饭菜,合理打包”,每排餐桌上还放了一卷打包袋。值勤老师边维护秩序边提醒“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费”。在出菜口,有的学生端起盘子就走,有的学生要交流两句。轮到三年级学生姚玉宸时,他弯腰探头关照食堂阿姨:“米饭少打一些,我不要花菜。”阿姨点点头,按照姚玉宸要求抖了抖手中的饭勺;等到人高马大的六年级学生江以阳时,他则向阿姨要求:“今天饭多装点!”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都说,每个人饭量不同,现在都尽量少盛点,不够吃可以随时添,尽量不“兜”着走。“老师每天中午都会问哪些人打包了,哪些人光盘了,‘光盘’的就会有‘小红花’,打包的就没有。”二年级学生杨鸿冉说。
“兜”着走的学生逐年减少
“昨天胃口好多吃了点,今天胃口不行少吃点。”二年级小学生刘依宸撕了一个保鲜袋,小心翼翼地将没吃完的菜都装进了袋子里,打个结带走了,她非常不好意思地说:“打饭的时候很饿,结果高估了自己,只能打包了。”像刘依宸这样,食量时大时小没办法把控的学生,学校从源头窗口切入,关照食堂师傅“见机行事”,“块头大的,我们就按大份装,块头小的就稍微少点,现在学生都会主动说。”食堂姚兴宝说,“以前每天要吃到320斤米,现在最多260斤,粮食节约下来了。”
两年来,“兜”着走的学生从100人以上减少至现在的20人以下,“吃多少盛多少”成为全体师生行为准则。“一开始学生都爱‘打包’,每张餐桌都要放置打包袋,但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现在每两张餐桌放一卷打包袋,能用上一个学期。”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总务处负责人房崇德说。
不仅粮食节约下来了,就连每天剩饭剩菜的总量也在减少。“1000多名学生的剩菜剩饭总量已经从原来的两大桶锐减到了现在的小半桶。”每天负责处理厨余垃圾的阿姨方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