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小城,看病竟然如此简单

2020年09月15日 21:16: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说起“看病难”,许多人都有一肚子苦水。小医院看病不放心,大医院看病漫长又折腾,让人直呼“累觉不爱”。但在苏北的一个区,“九成人看病不出区,八成人首诊在基层,六成人住院在乡镇”,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优秀的医疗资源。

  今天(9月15日),淮安市淮阴区举行“推进医改强基 增进健康福祉”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该区将在目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医改强基工程。


淮安市淮阴区委书记董国喜

  近年来,淮阴区累计投入7.6亿元,实施新改扩建项目52个,让医疗设施不再成为制约基层医疗改革的门槛。“新建了一大批门诊楼、住院楼,新上了CT、核磁共振、血透中心等设备设施。基层医疗机构省级以上示范化率达91.7%,居全省县区第一。”淮阴区委书记董国喜向记者介绍说,该区还实施了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把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从人、财、物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基层医疗设施设备、医疗环境均有了显著改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不断完善,就近就医基本实现。此举进一步提升了该区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实力,形成了区级医疗机构“接得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得了”的良好局面。

  2019年,淮阴区区域内住院患者占全区住院总人次的97.7%,基层首诊占80.7%、基层住院占区域内住院患者总数的64.1%,连续7年实现“九成人看病不出区,八成人首诊在基层,六成人住院在乡镇”。

  想要看好病,少不了优秀的医疗队伍作为医改强基的“动力”。近年来,淮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引才方面,突破编制束缚,简化招聘程序;在用才方面,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运行活力;在爱才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幸福指数。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医务人员2800余名,是实施医改前的3.5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副高职称人数达到了249人。淮阴区通过推动优秀卫生人才下沉,让更多医生走进了乡村。
记者了解到,2019年,全国每万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27.7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师数3人,而在淮阴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是36.26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师数达7.36人,两个数字都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早发现”“早治疗”是很多疾病治疗的重中之重,实施健康扶贫,从而提升基层的应急救治及疾病筛查能力,百姓不仅需要,而且欢迎。据了解,淮阴区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医生走进千家万户,医护工作者时刻在百姓身边。“目前,淮阴区共有24个家庭医生党员示范团队、132个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团队、1514名家庭医生。”董国喜介绍道,今年以来,该区家庭医生团队出诊2465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

  从2017年起,淮阴区在淮安市率先实行低收入人口看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并全面落实“两升两降”政策,即: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基本医保住院起付标准、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比普通参保人员均下降50%,报销比例均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建档立卡人员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下降50%,报销比例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此外,该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个人居民医保缴费部分全部由财政承担,全面实行大病专项救助,进行“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控制在总费用10%以内,最大程度杜绝因病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淮安市淮阴区在未来还将进一步推进、探索基层医改的实践,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推广智慧医疗等新的手段,持续不断地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来源:江苏广电淮安中心站/朱延庆 索浩阳  通讯员/王元元  摄影/刘须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