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通过验收评审

2020年09月15日 18:31:5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南京市建委今天(9月15日)发布消息:该市2017-2019年度市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及专项研究课题评审鉴定结果正式出炉。

  南京市2017年度10项示范基地、6项示范项目及10项研究课题,2018年度4项示范项目、10项研究课题,以及2019年度1项示范项目、7项研究课题通过验收评审,顺利领取“毕业证书”。

  来看看都有哪些项目、基地和课题吧。

  南京市建委选取了其中两个项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1、南京市浦口区巩固6号地块保障房二期——爱“拼”才会赢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样的想法在南京市巩固6号地块保障房二期项目真正实现。作为南京市浦口区首个装配式建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主体结构预制率达到51.66%,装配率达71%。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将主体结构的梁、板、柱、墙、楼梯等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流水线进行预制,再运到施工现场分类、分批安装。这样的建造方式不仅高效便捷,还有效减少了现浇结构作业产生的扬尘和建筑垃圾,进一步提升节能环保效益。

  内部装修也同样采用了装配式技术,通过快装墙面、集成厨卫、套装门窗、快装给水等成熟的工艺模块,不仅能够保证装修质量,还能最大限度节约工期,两个工人10天即可装修完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

  2、江宁西部美丽乡村文化展示中心——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南京市江宁西部美丽乡村文化展示中心由设计图纸上一片灵感的“嫩芽”开始,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精准“助攻”下,成长为一幢幢风格清新、造型独特的“小木屋”。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12栋单体建筑全部为预制装配式木结构,主体结构和装饰施工均采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的方式,总体预制率超过85%。

  相较于传统的砖混结构,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得房率要高出10%-15%,并能够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耐久性和隔音性。得益于木结构优异的保温性和透气性,建筑能耗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降低50%—70%。

  据了解,从2017-2020年,南京市积极探索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成品住房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年上升,并累计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0家,示范项目11项,全面完成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的各项创建任务指标。

  南京市自2017年启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培育工作,每年安排专项引导资金, 重点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标准编制和人员培训等。

  在政策推动下,南京市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了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贯通上下游的产业链集群,对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效应。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南京市建委新闻中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