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缓刑犯考上重点大学 写信致谢挽救自己的法官

2020年09月15日 15:15:16 | 来源:连云港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感谢法官,让我在犯了错之后悬崖勒马,我会重拾信心,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近日,今年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的未成年缓刑犯晓光(化名),即将去学校报到前,给赣榆区法院法官寄来一封感谢信。

  记者从赣榆区法院了解到,2019年2月,在赣榆某高中就读的高二学生晓光无意中发现游戏外挂程序可以赚钱,于是自行设计开发了一个销售平台做起了游戏外挂“买卖”。然而,晓光并不知道他的行为已经触碰到法律红线。同年6月,晓光的“买卖”被公安机关网警发现,后因其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被检察机关公诉至赣榆区法院。

  该案承办法官陆帆了解到,晓光平时学习刻苦,此前并无劣迹。而此时晓光得知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情绪低落,成绩大幅下滑。为此,法官联系上晓光的父母,共同对晓光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晓光正视错误。因晓光犯罪时未成年,归案后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并且退缴全部违法所得,2019年10月,赣榆区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是法官陆帆写在判决书中的一段话,也是赣榆区法院对每一位误入迷途少年的寄语。

  判决后,赣榆区法院依法将晓光的犯罪记录进行封存。为了帮助晓光回归正途,继续学业,陆帆持续跟踪回访,通过微信和晓光及其父母保持联系,帮助晓光重新振作、改过自新、刻苦学习。今年的夏天,晓光和广大学子一样,正常参加高考,最终考入重点大学。

  近年来,赣榆区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积极延伸拓展审判职能,坚持法理与情理、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判后帮教,搭建旨在帮助未成年缓刑犯上大学的“圆梦平台”,目前已成功帮助19名未成年缓刑犯考上大学。

  (来源:连云港发布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