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张“阅读存折” 让城乡教育走向“零距离”

2020年09月15日 09:55:37 | 来源:中吴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采菱小学,目前有1500余名学生,9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们忙于生计,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新学期伊始,采菱小学的老师们给一年级278名新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礼物中包含一本存折和一枚书签。

  人手一本“阅读存折” 积攒宝贵“才”富

  此“存折”非彼“存折”,这是鼓励孩子们放学后多阅读书籍的“阅读存折”。从外观看,这本“存折”和银行存折相似,打开扉页,姓名、账号、开户日期等信息一应俱全;“存折”末页,印有开卡宣言,更像是一份承诺。每个班级的“存折”款式都不相同,都是根据班级特色定制的。

(采菱小学一年级学生展示“阅读存折”)

  据一年级(4)班班主任李晗老师介绍,“阅读存折”以10分钟为一个单位,阅读满10分钟,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加上一颗心,20分钟就加上两颗心。一(1)班刘珈睿和宋之瑜同学前一天晚上都读了《古诗文》,妈妈作为见证人特地签字证明。还有不少同学“自加压力”,给自己定下了阅读30分钟的小目标。

(班主任给孩子们讲授“阅读存折”使用规则)

  每个星期、每个月、每个学期,班级里都会对存折上记录的阅读数据进行评比,这本“阅读存折”记录着同学们阅读时间的增长,也是家长陪伴孩子成长的见证,将跟随孩子们一直到六年级。

  “图书漂流”阅读留痕 “尚学币”记录成长点滴

  罗梦泽是采菱小学三年级(6)班学生,今年暑假至今,罗梦泽同学一共读了52本书,创下了学校的阅读记录。罗梦泽说,他主要看的是《中国历史》《水浒传》《西游记》《昆虫记》等图书,很有收获。

  罗梦泽的妈妈孟凡翠经营一家窗帘店,她说:“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不爱读书,是零基础。到采菱小学之后,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海量阅读。他现在就是一个‘小书迷’。”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罗梦泽小朋友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呢?这还得从家长口中的周老师说起。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身为采菱小学副校长的周小萍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教室创设读书角。读书角摆放着《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三字经》等图书,孩子们可以随时取阅,读完了以后放回去,继续在大家的手中“漂流”。

(教室左侧的读书角)

  周小萍介绍,孩子们家庭条件普遍不太好,但是读书的愿望很强,这便是她创设读书角的原因。读书角建设之初,周老师鼓励同学们将读过的书带到班上来,每人两到三本,和其他同学分享。但是,让低年级孩子管理好这些图书并非易事,于是,老师们又设计了漂流单,让孩子们自主管理,如同台帐一样登记图书的借出和归还。

  在三年级的图书漂流单上,老师注意到,《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阅读过的同学有16位;而《晴天,有时下猪》这本儿童幻想文学经典之作,班上只有7位同学读过。根据图书漂流单,老师们寻找学生的阅读兴趣点,进行适当地引导。

(学生们登记的“漂流单”)

  学校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可谓多措并举。在教室的窗台上,整齐摆放着一只只储蓄罐。在讲台上,一枚枚“尚学币”则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比如说,读一本书,5个积分。积分币就会投到储存罐里。积满了100分,老师会给对应礼物。小孩子就很感兴趣,会积极地去争取这个积分,比较有激励性。”三年级(6)班班主任胡甜励说。

  分年级推进“书院课程” 被动阅读变主动阅读

  在这一揽子的激励措施下,孩子们从被动阅读逐渐变成了主动阅读。近些年,采菱小学通过打造“书院课程”“城南小书院”“新教育阅读站”“识字廊”“读书角”等外部环境,在学生中营造读书的氛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方面,学校分年段、分年级来落实“书院课程”的推进,保障阅读的时间,推出各年级阅读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另一方面,学校跟进评价体系,举办一年一度的“书院文化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绽放童心,让经典滋润孩子的心灵。

(城南小书院)

  作为武进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者,采菱小学通过打造“书院课程”,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有正气、有底气、有灵气的人。

  (来源:中吴网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