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先天性视网膜脱落的80后小伙叶权,凭借不服输的性格,勤于专研的精神,在盲人按摩行业耕耘20年,从行业小白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这些年来,他还让更多的盲人兄弟自食其力。
1985年,叶权出生在滨海县界牌镇农村一户贫苦农家,从小他就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脱落症。由于视力残疾,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上学念书、学会自理,不知道摔过多少个跟头,可以说叶权的成长之路相比健全人走得异常艰辛。
2000年5月初,经当地镇残联介绍,16岁的叶权参加了市、县残联举办的“手牵手”盲人按摩培训班。在陌生的环境里,叶权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练基本功的时候很累,拿碗拿筷子都疼,吃饭都没法吃,关节皮都磨掉了,”
叶权说,除了日常培训外,他还会到公园,给老年人推拿、缓解病痛,当作课后练习。通过勤劳努力,叶权技艺逐渐精湛,这也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底,学成归来的叶权在滨海县城租一间门面,开起了盲人按摩店。由于技艺精、态度好、服务优、收费低,按摩店很快得到顾客认可,经常有顾客慕名而来。红火的生意没有让他停下脚步,叶权给自己定了一个更大的目标——打造盐城市盲人按摩行业的领军品牌。
“我们也是被逼出来的,反正就胆大一点,自己辛苦一点。像我们做这么长时间,对自己师傅的技术比较了解,在市场肯定做得到。”叶权说。
就这样一步步艰辛付出,叶权带着家人们过上了好日子。随着事业的成功,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成了叶权挂在心头的一个愿望。2010年起,公司每年都要为近100名盲人提供培训,传授推拿按摩技艺,制定职业规划、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叶权说,“对困难的(人员)都免费的,我们也是视力不好,得到人家帮助的,现在也帮助别人。”
52岁的何广文是天康的员工,1997年视网膜脱落,靠打散工干粗活赚取每月2000元的薪水,2015年,零基础的他由滨海县残联介绍来此学习,他跟着叶权从滨海来到盐城,如今,每月可赚至少4000元。何广文说:“以前在家无所事事,整天心情也不大好,没事干就有点烦躁,现在自己有了职业了,人也变得开朗。”
多年来,叶权带领的学员中先后有15人取得高级保健按摩师执业资格证书,200多名盲人到浙江、上海、苏南等地就业,他创办的天康盲人按摩公司因此被省残联命名为“省级残疾人扶贫创业示范基地”。对于未来,叶权也是充满干劲。“付出就有回报,希望将来把门市越做越大,能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就业,能提高他们的收入。”
生活如同一块博大精深的土地,每一个人都是耕种者,你怎样去经营自己的土地,土地就会回馈你怎样的收获。经过十多年踏实发展,当初仅有3名员工的小店铺变成了拥有五家店面、面积3000多平方米、员工68名、床位200多张的天康盲人按摩有限公司,叶权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却不孤独,按照他的话来说“一路上我都有贵人扶持,所以我也要帮助其他跟我一样的人,让更多盲友和我一起奔小康。”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盐城台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