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司法温度 一场跨越大洋的和解

2020年09月11日 21:34: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近日,苏州姑苏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涉外继承案件,不仅为远隔重洋的原、被告双方搭起公平正义的桥梁,也彰显了司法的温度。

  今年6月,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金阊法庭收到一份平平无奇的诉状……

  原告胡老太要求继承老伴老张的遗产——一套共同居住的房屋。法官助理张筱拿到案件后循例给胡老太先打了一个电话,这才知道胡老太自己也患了癌症,急需用钱治疗,所以想把她和老伴的房子卖掉。然而,胡老太和老张是再婚夫妻,老张和前妻还有一个女儿小张,想要卖掉房子,就必须先和小张商量一下继承的事情。由于胡老太从未与小张联系过,根本没有小张的联系方式,这才一纸诉状寄到法院。

  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立刻让书记员按照原告提供的地址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然而,邮件很快被退回,并标注:查无此人。

  一边是继承案件找不到被告很容易遗漏事实,一边是胡老太治病需要抢时间,如果不下功夫寻找被告,简单进行涉外公告送达,原告的病等不起。于是,承办法官开始了漫漫寻人路。

  上门张贴应诉通知,跟邻居打听,邻居称不认识小张。走访社区,了解到该住址的户主是小张的姨妈,并将小张姨妈的联系方式提供给法院。联系小张姨妈后,她告知法官,小张已长期定居美国,并没有小张的电话号码,只是偶尔与小张微信联系,并拒绝提供小张的微信。

  在法官的劝说下,小张的姨妈同意由法官先行与她互加微信,法官将应诉材料发给小张姨妈后,再由她转给小张。小张看到材料后主动加了法官微信,并向法官提供了电子邮箱地址……

  一波三折,终于向小张指定的电子邮箱送达了应诉材料。新的难题出现了:因为小张回国应诉存在一定困难,承办法官在与原、被告多次沟通后,考虑以调解的方式促进案结事了。通过多次沟通,承办法官发现原、被告双方提出的方案基本一致,只是数额方面还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小张还有心结——老张去世半年多还没有下葬。承办法官在了解情况后,配合被告的美国时间,利用下班时间多次与被告沟通,使原、被告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意见。

  最后,承办法官通过“线下确认调解方案+微信建群确认双方身份+原告公道互联(国内法院系统使用的公道互联线上庭审平台)确认方案+被告电子邮件确认方案”的模式完美解决了本起纠纷。原、被告双方不仅就本起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并且缓和了关系,调解书送达之后,原告次日就支付了履行款。

  “司法温度就是法官要在每个司法案件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主动性,让当事人于细微处体会到司法的温情,审理家事案件尤应如此。”苏州姑苏法院金阊法庭许惠珍庭长表示,“本案中原告身患重病,被告又长居海外,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司法的温度才能飞跃重洋,让失去亲人的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温情,体验到公平正义。”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通讯员/张筱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