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首座高水平大学今天启用

2020年09月11日 21:26:2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9日,经过1024天的等待,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师生。9月11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正式启用,2380名师生在江阴开启自己新的职业生涯和学业生活。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也是江阴这座城市首个高水平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位于春申旧封、临港开发区城市核心区,北枕长江,南眺太湖,手挽运河,与江阴国家综保区隔河相望。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从规划上与江阴地域文化高度融合,通过校风碑、水杉林、二月兰、学子湖、钟楼等生态布局和法式建筑元素,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中西合璧的现代大学校园。为了符合江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结合学校优势特色以及“双一流”建设需要,今年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先期设置中法工程师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江阴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江阴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微电子、网络空间安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方向;建设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专业。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江阴,中国制造业第一县。2019年,江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01.12亿元。9月10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发布了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无锡有26家企业成功入围,江阴占了其中14席。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在致辞时说,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从零开始、拔地而起的诞生历程,充分展现了江阴与南理工精诚合作、携手追梦的信心和决心。南京理工大学和江阴市政府签署的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战略合作协议,将依托江阴的制造业优势、南理工的科教人才优势,形成以工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产业生态系统,将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打造成优质增长极、活力创新源、数字新高地,让数字创新港为江阴企业持续注入创新基因、数字基因、科技基因,为江阴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能。与江阴城市高度融合的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有望成为江阴高端人才的培养地、产业创新的策源地、思想文化的引领地,助推江阴这个实现了全国县域经济和综合竞争力“十七连冠”的“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续写新的光荣与梦想。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江阴全年提供就业岗位6.4万个,本地劳动力实现就业5.5万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的启用,将进一步助推江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产城融合成为江阴的新课题。

  为了加快聚焦高质量的产业建设、高效益的科技创新、高层次的改革开放、高水平的产城融合,今年上半年,江阴国家高新区“硬核”推出“人才激励政策20条”升级版。升级后的人才激励政策,更加重视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尤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鼓励企业招引重点项目和团队。对于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引领全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作用明显的,可享受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升级版政策还将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创新创造舞台。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举办学术论坛和创新交流活动。为真正实现高层次人才在江阴稳定安居,升级版政策将给予到江阴高新区就业并在市区及高新区购房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同金额的安家补贴,最高可达100万元。此次政策升级扩大了享受租房补贴的高校毕业生范围,从原来仅仅面向“双一流”高校,扩大到所有全日制普通高校。

  一座城市,一所大学,一份传承。随着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正式启用,江阴的“大学梦”还未停止。江南大学江阴校区项目环评已于今年4月公示,这座从无锡发展起来的大学,必将为江阴带来更多的发展动力。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江阴台 编辑/徐金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