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时代楷模”】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接力32年 大山深处播撒希望

2020年09月09日 19:45:07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2年前,也是在这样的秋天,一群江苏海安人前往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创办了一所学校,开启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先河。从那以后,一批批海安支教老师不断走入“小凉山”,用知识和心血哺育大山深处的孩子,改写着“山里娃”的命运。在宁蒗,“舅舅”是对最尊敬的人的称呼,当地老百姓就称他们为“海安舅舅”。

  “老师们,今天我们清华大学开学了。清华园真的很大,感觉有我们宁蒗县那么大……” 刚开学,彝族男孩卢磊就迫不及待地给老师们发来了入学的视频。今年高考,他以709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他说最感谢来自江苏海安的支教老师。

  清华大学学生、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宁海民族中学毕业生卢磊说:“清华一直都是埋在心里,不敢向外面说的那种梦想。老师他们来了后,把我的眼界打开了,让我看到外面原来还有那么大的世界,可以让我去闯。”

  卢磊的家乡,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高原,俗称“小凉山”,生活着彝、汉、纳西、普米等12个民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当地教育起步晚、质量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考平均分数与周边县市还相差100分。为改变困境,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慕名到“教育强县”海安考察,最终诞生了一份特殊的教育合作协定。从此,大山深处有了一支来自8000多里之外黄海之滨的海安老师。

  时任中共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阿苏大岭说:“海安这个县办教育办得很好。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提出来,你们能不能去一批老师到我们那个地方去帮扶搞教育。”

  江苏海安第一批宁蒗支教老师、宁海中学首任校长梅德润说:“当时这个协议书是10年。10年分两批,我就是第一批了。治穷必先治愚,就跟现在讲的扶贫要扶智。智慧的‘智’,是一个意思。”

  1988年9月1日,以两地地名首字命名的宁海中学建成开学了。首批35位海安老师奔赴宁蒗支教,当地生活环境艰苦:雨后饮用水浑浊不堪;海拔高沸点低,饭经常煮不熟……在这种环境下,海安老师沿着崎岖山路给学生做家访、为他们“开小灶”,想法设法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海安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动下,仅仅一年多时间,宁海中学第一次中考就大放异彩:88名学生平均成绩宁蒗第一,在丽江市名列前茅。

  江苏海安第一批宁蒗支教老师杨传进说:“第一年去的时候,大家都是拼死拼活干。用我们海安有一句话叫拼命干。我们要为宁蒗人民造福,为海安人民争光。”

  江苏海安第三批、第八批、第九批、第十批宁蒗支教老师孙锦群说:“他们英语词汇量很少,我就总结一个词汇复习讲义让学生阅读记忆。”

  江苏海安第一批宁蒗支教老师景宝明说:“学生进来学校了,一个学生也不让他落下。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书籍费没有,就给他们垫付书籍费。”

  中共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副县长朱天国说:“我们这边有个习惯,天下以母舅为大。你要把这里的老师当作是你舅舅一样,那么远的地方过来,你们不要当成外人,就像我们家里的舅舅一样看待。”

  “海安舅舅”的称呼,从此流传开来。而当第一个十年之约过去后,“海安舅舅”支教的步伐并没有停下。为继续帮宁蒗发展教育,32年间,先后10批、281人次海安老师走入“小凉山”,累计为宁蒗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中专、大学生1万多名,探索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支教扶贫之路。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忱 俞铭义 赵夏楠 王昕 郭艺 何斐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