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栏目组走进泰州:跟着书本体会诗画韵味

2020年09月09日 17:08:50 | 来源:央视科教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成长于此

  将竹韵四海名扬

  这里通江达海、五味俱全

  绝美河鲜配上道小吃

  让人垂涎三尺

  这次,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组来到了雅致秀美的泰州,让我们领略文人风骨,体验非遗美味,跟着书本去旅行,现在出发!

  《跟着书本去旅行》是央视科教频道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今年5月底,央视摄制组一行12人来泰策划踩点拍摄,历经3个月,拍摄了大量素材,基本覆盖了全市范围内的文化亮点。系列专题片名为《泰州的诗画韵味》,展现了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了“幸福水天堂”的城市魅力。

  一代书画名家郑板桥

  画竹竟然是自学成才?

  提到郑板桥,相信你首先想到的就是《竹石》这首诗,诗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可谓是千古绝句,它不仅赞颂了竹的刚毅,也包含了作者以竹喻己的情怀。青竹不畏环境险恶,虚心且有节的君子品格,深得郑板桥的喜爱,他画过的竹、题过的诗不计其数,那么你知道他画竹是自学成才的吗?

  《跟着书本去旅行》特邀学者任祖庸老师介绍,在郑板桥故居里,有一间小小的书房,这里便是他自小学文习字的地方。有一天,郑板桥正在屋内读书,抬头便看到院子里的竹子透过日光撒到窗纸上,于是他便来了灵感,照竹弄墨将他看到的景象画到了纸上,从此他和竹的缘分便开始了。

  “清明螺,顶只鹅”

  小小螺蛳蕴藏怎样美味? 

  泰州濒临长江,水网密布,在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池塘水田中藏着一种美味,每年清明前后是食用它的最佳时节。当地有“生是一碗,熟是一碗,不吃是一碗,吃了还是一碗”的说法,那么这究竟是哪种美食呢?

  《跟着书本去旅行》特邀学者徐同华老师揭秘,答案原来就是螺蛳。海陵竹枝词里也有描写螺蛳的诗句,其中“螺蚬河蚌满市场,全凭贱值润枯肠”就是说螺蛳、蚬子、河蚌市场上到处都有,因其物美价廉,老百姓买回来就当肉吃了。除此之外,螺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味道又鲜美,也就有了“清明螺,顶只鹅”的美誉。

  这里的馄饨不一般

  面皮竟然能用打火机点着? 

  行至泰州,一个街边小食引起了旅行团的注意,那便是当地有名的宣堡小馄饨。作为非遗小吃,它具有皮薄馅嫩、味美汤鲜的特点,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更让旅行团惊讶的是,这馄饨的面皮薄似宣纸、几近透明,甚至可以用打火机点燃,这又是为什么呢?

  徐同华老师道出了背后的原理,原来,宣堡小馄饨面皮极薄、水份极少,师傅擀制面皮过程中,即使天热,也不敢开电扇,防止水分散发过多而干脆,无法包住馅料;此外,打火机的外焰温度超过了水的沸点,高温使超薄面皮里的水分完全蒸发,就这样,宣堡小馄饨的面皮被点着了。

  想知道泰州的竹子有啥独特之处?

  郑板桥卖画为何还要挑人?

  小小的螺蛳有着怎样独特的做法?

  水网密集的泰州

  还有哪些自然馈赠的美味?

  跟着书本去旅行

  让我们带着好奇心

  去节目中找答案吧!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