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数十年,无锡杨氏家族文物“回”家乡,捐故里

2020年09月09日 07:01:29 | 来源:无锡观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8日,“杨世缄先生捐赠家族文物仪式”在无锡博物院举行,一只封存于上海数十年的宝箱终“回”故乡。人在台湾的杨先生通过视频表达了将这箱家族文物捐给无锡博物院的意愿。杨世缄先生是近代无锡实业家、云薖园主人杨味云之孙,出资修复了忍草庵中的贯华阁。这并非杨氏第一次向故乡捐赠,但却是颇费周章,分量颇重的一次。

1599563428553083096.jpg

  7月的一天,受无锡杨氏家族后人杨世缄先生的委托,无锡市委统战部、市文广旅游局、杨氏家族代表及法务人员从无锡出发,前往上海。

1599564269517010477.jpg

  大家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取回无锡杨家于上世纪保存于东亚银行上海分行保险箱内的一只箱子。箱子里,是杨世缄的父亲杨通谊先生的珍藏。时隔已久,因保险箱的钥匙与收据遗失,这只箱子一直无法取回,成为杨先生的牵挂。

  经过无锡多方努力,历时一年多,这批文物终于“回”到无锡,得以捐给无锡博物院。

1599563454956036212.jpg

(图为无锡博物院副院长盛诗澜为杨氏家族代表颁发收藏证书)

  无锡杨氏为江南望族,世代书香。杨世缄的祖父杨味云和父亲杨通谊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所交均为当时名噪一时的人物,杨家所藏名家作品较多。此次是杨氏家族继捐赠杨令茀作品、云薖园旧藏、民国老照片影像资料之后,又一次造福乡梓的大型捐赠行为。捐赠的文物包括糜耕云补图《贯华阁图卷》、杨令茀《雩坛修褉图卷》、杨园土地登记册、印章、金饰等珍贵文物及多种资料,共计107件(套)。杨世缄说,至此,其祖父和父亲遗留的文物已全部捐给无锡博物院,“家属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光荣的事”。

1599563712511031947.jpg

  惠山古镇景区内,市级文保单位忍草庵中,最有名的就是贯华阁,曾几度兴废,清嘉庆后毁。1925年,杨味云在忍草庵养病时,想重建贯华阁。他请老友、江南老画师吴观岱画了一张《贯华阁图》。根据这幅图,贯华阁于原址被重建。1926年阁成之后,吴观岱又画了一幅。杨味云专门制作贯华阁画笺,寄给乡贤名宦请他们为此亲书诗词。文革中,这一图卷失去了前段,杨通谊请糜耕云补图、刘海粟书写了引首。图上还有杨味云撰写的《重修贯华阁记》,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献价值。

1599563494314033934.jpg

  此次杨氏捐赠的文物中,分量最重的就是这一图卷。当年,杨通谊曾嘱杨世缄:“家之藏画,悉数莫及此。”可见其珍贵。去年4月,杨世缄捐资50万元给无锡,用于贯华阁的修复。目前,包括贯华阁在内的忍草庵已修缮完工,《贯华阁图卷》也入藏无锡博物院,得益于杨氏的善行义举,名画与画中景相映成辉。杨世缄在视频中还透露,明年,他希望在锡成立一个科技文教基金会,基金会的名字为其父所取“思明德”,并把云薖园捐到基金会,以期为无锡做更多事,而这也是他以及家族的心愿。

1599563865845053805.jpg

  (来源:无锡观察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