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日谈:携美好秋色 向丰收进发

2020年09月06日 20:59: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一周,炎炎暑退,浅秋登场,晴正好、不温不凉,风飘香、丰收在望。江苏人携一程秋色,向未来进发,让梦想于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

  这一周,全省劲吹学习之风。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省委以身体力行的姿态向全省上下发出明确信号:走在前列,必须学在前列!

  这一周,江苏尽显担当之为。从扶贫协作到区域融合,从千年运河到“一带一路”……在落实国家战略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江苏经验、江苏智慧、江苏力量处处闪亮。

  这一周,浩荡“英雄气”贯穿岁月。纪念抗战英烈、迎回抗疫英雄,江苏人在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力量。

  这一周,特殊“开学季”如约而至,以科学防疫、勤俭节约、爱国教育等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风靡于全省各地讲堂。广大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正从“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开始。

  以思想为养料、以实干为犁耙、以精神为动力,江苏人孜孜不倦的耕耘,让这片发展热土不断升腾属于秋天的金色希望。

  学在前列

  这一周,伴随着“开学季”的到来,省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走进了一个特殊的“课堂”。8月31日至9月2日,江苏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已于近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是集中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发展成果的权威著作。

  熟悉江苏的人会发现,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每次重要指示批示,江苏省委省政府总是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自觉执行,而此次又专门抽出两天半的时间进行专题学习,并采取“专家授课+交流发言”的创新方式推动入脑入心,充分彰显了江苏在学习新思想上走在前列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省委书记娄勤俭反复强调,新时代江苏发展的高度,取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事实上也是如此,十九大以来,江苏之所以能够战胜风险挑战,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根本的是因为江苏始终坚持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按照总书记指示要求去攻坚克难,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而在“十四五”发展中,江苏要继续走在前列,展现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就必须更好地坚持以新思想定向领航。

  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充满电、加满油”的江苏一定会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动力强劲”、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干在实处

  “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是江苏工作一直以来的鲜明基调,也是这一周的突出特点。

  围绕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局,江苏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明确将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有利于增强基础发展能力的项目、一批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的项目、一批有利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项目、一批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项目,助力受援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9月5日,与对口帮扶支援合作的8个省份共同成立“东西部消费扶贫联盟”,一系列特色农产品摆上江苏人的“饭桌”,连起了西部贫困群众的“钱包”。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8月31日,江苏挂牌成立“江苏省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南京、徐州、苏州、连云港四市有关班列公司资产,并引入央企资本组建而成,旨在切实提高开行数量和质量。中欧班列“江苏号”将成为江苏国际班列的统一品牌,更好参与国内国外双循环。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9月4日,江苏、上海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调研,两地环保部门一把手携手推进示范区生态绿色建设,加快提升协同共建水平。9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实施方案》发布,在示范区实行外国高端人才统一互认措施,一地认定,三地互认。

  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9月3日起,举办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安排夜游古运河、开幕仪式、主题演出、展览展示、主题论坛、非遗分会场和互动联动等7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倾力搭建大运河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和美好生活共享平台的同时,也向沿线省市展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江苏样本。

  “用走在前列的发展成果,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江苏的承诺与使命,也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与成效。

  致敬英雄

  这一周,江苏用最隆重的礼仪向英雄致敬。他们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是抗疫一线得胜而归的白衣战士。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江苏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一天,国务院公布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我省5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入选。目前江苏共有19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这些是江苏儿女在民族存亡之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历史印记。

  9月1日,邱海波等9名江苏重症专家完成支援新疆抗疫工作后,平安返回南京。至此,江苏所有在外支援抗疫的医护人员已经全部回家。在乌鲁木齐的四十几天里,专家们充分总结了武汉等地的前期救治经验,制定更加积极、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重症危重症病人全部清零,圆满完成任务。

  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中华儿女挺身而出。战“疫”的关键时刻,总有人勇敢逆行。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励着我们以更强的定力决心,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风险和挑战。

  播种希望

  特殊“开学季”、多彩新学期。这一周,江苏大中小学陆续开学。

  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开学,这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与付出。可以说,这是一场久违的重逢,也是一次来之不易的重启。

  按照防疫要求,分段错峰有序报到,测过体温、查过健康卡,再次回到校园里的青少年们迎来了精彩纷呈的“开学第一课”。聆听红色故事,在农业基地体会种地的艰辛,在"你光盘我微笑 节约粮食在行动"倡议书上按下手印,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让孩子们体验新奇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新学年伊始,教育部门也送上了减负“大礼包”,本周省教育厅公布2020-2021学年全省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和江苏中小学生参加的全国竞赛活动项目,明确不得擅自组织全省性竞赛,不得把竞赛奖项作为升学依据。

  人生路漫漫,追梦无止境。带着难忘的抗疫记忆开始新征程,愿莘莘学子不负韶华、风雨无阻,为了心中的梦想勇毅笃行。

  2020年,还剩不到120天的时间了。冲刺后半程、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需要咬紧牙关、屏息聚力,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但我们相信,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江苏,具备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应变局、开新局、谱新篇,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评新而论  撰稿/王琎 杨尔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