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文化遗产保护要赋予历史以当下的意义|运河大家谈

2020年09月04日 19:12:2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特稿 记者/程梦青 摄像/张家旺 摄影/黄磊 视频/谢自强 海报/沈源

  千年古韵,水韵江南。大运河连接起了南北沟通,也滋养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江苏境内大运河全长690公里,是中国大运河河道最长、文化遗存最多、保存状况最好和利用率最高的省份。文旅如何更好融合让古老运河焕发新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我苏特稿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想要更好地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首先要知道它的意义是什么。大运河是历史的,当代的,也是未来的;大运河是文化的,政治的,也是经济的;大运河是地方的,国家的,也是世界的。”戴斌用一组排比句回答道,通过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能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时代变了,大运河的功能也在发生改变。过去,我们通过运河来运输粮食,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公路、铁路、航空这些替代性方案。如果这个功能都没有了,我们还硬要恢复大运河过去的盛世景象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城乡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去寻找它的新功能。”在保护好大运河的“原真性”的同时如何激活大运河文化的创新创造,戴斌认为穿越历史回到过去并无必要,而是要在功能重构的基础上赋予文化遗产以当下的意义。

图片来源:东方IC

  大运河纵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8省市,沿线城市众多,统筹协调难度较大。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保护好大运河的文脉,进一步彰显运河文化魅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核心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运而生,以文化为引领“串珠成链”。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作为一个带状分布的国家文化公园,它应该让沿岸的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能够感受文化、体验文化,特别是能够感触运河沿岸的美好生活品质。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推动沿线省市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这是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背离这些方向。”戴斌告诉记者。

  高质量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江苏策划了5条精品大运河旅游线路,让文化遗产为旅游休闲所利用。我们要研究旅游市场,现在的老百姓究竟要什么?旅游发展,它需要的不仅是作品,还需要产品;它需要的不仅是项目,同时还要有服务。文旅结合,我们要有让民众可触可感的,有人间烟火气的产品和项目,还要用游客听得懂的语言去讲述他们感兴趣的故事。

  乘船摇曳在运河上,品别具风味的运河美食。再过半个多月,中秋+国庆小长假就将到来,不少人已经开始把出游计划提上日程,“今年五一,我们国内旅游市场接待国内游客已经恢复了53.5%,旅游收入恢复了36.7%。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恢复了跨省旅游业务,整个旅游市场正在稳步恢复,消费信心正在集聚,消费动能也正在转化。预计到今年十一的时候,旅游市场会恢复到去年的同期水平。

图片来源:东方IC

  新时期的旅游供给能不能跟上游客的需要?推动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振兴,戴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市场恢复了,但并不意味着旅游市场可以简单地回到过去。无论是加强科技、文化的力量,还是加大资本的力量,归根结底就是一点,要千方百计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央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