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江苏省不少小学举行了新生入学体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逛逛校园,见见新同学,全新的生活就此拉开。
种下文明种子 守护七彩约定
走进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印着“心怀梦想 快乐成长”的和谐文明号欢迎着每一位萌娃。学校还特别设计了20个校园打卡点,等着学生和家长一一探访。不仅如此,学校还贴心地在每个打卡点设置了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听到校园介绍。完成打卡,老师们还送上一枚可爱的徽章。
幼小衔接,习惯行为衔接很重要。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一年级入学礼”上,小豆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小学新生宣誓,满满的仪式感。校长周卫东带来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咱们的学校”,从学校校名聊到长江路……孩子们踊跃发言,看出在家做了不少“功课”。
老师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几样开学礼物,第一份就是《新生入学手册》,里面画着手绘地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有“长小娃行为素养《五好歌》”,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开始了开学第一课。
为了让小萌娃们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老师们还专门准备了见面“第一课”。在一(6)班的教室里,班主任朱丽就用一个“聪”字,教会他们学会聆听与思考。
学校德育处主任徐妍说,“长小娃五好歌”结合文明礼仪等,是具有长小特色的行为素养校本课程。“今年除了给每位同学设计了新生入学手册,我们还给长小娃行为习惯配上了曲,还有微视频,通过行为习惯的演示,让孩子们知道应该有怎么样的文明礼仪和习惯。今年的主题既然是种下文明的种子,我们也希望和孩子们一起拥有七彩的约定。”
新校园、新同学,萌娃们也藏不住内心的喜悦。一(4)班赵哲铭说,他最喜欢打篮球,希望以后在学校每天都可以打篮球。
一年级新生刘昊轩说:“跟原来上幼儿园比,感觉紧张了一点。”
一年级新生管芯懿说:“幼儿园不会叫我们排队,每天随便坐。小学老师让我们排队伍,排队伍站着会累。”
一年级新生王韵寒则说:“我觉得这个教室比原来大,还好玩,人数也很多,我觉得好开心,因为我可以进新教室,有新的同学了。我刚开始到大门口还有点紧张呢,现在不怎么紧张了,我喜欢上学。”
历史文化墙 展示学校特色
“棒棒棒,我最棒……”
背上小书包,穿上喜欢的衣服……在南京市逸仙小学,一年级萌娃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走进校园。从家长手中接过这群小豆丁,老师们第一件事就是领着他们找到自己的教室,排排坐。环顾一周,教室已经被布置一新。看谁坐得直,谁学的技能多都会被老师点赞。
今年全校有3个班级近100名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课先从认识老师、认识校园开始。当然,学校历史也不能错过。六年级哥哥姐姐组成的“小小讲解员”,带着萌娃们走过操场旁的历史长廊,藏不住的自豪之情。
“这幅图是我们学校1904年刚创办的场景,我们学校116岁了,当时她还有个很萌的名字叫‘幼幼蒙学’。我希望弟弟妹妹们可以在这里好好学习,享受六年幸福时光。”六(1)班吴一诺说。
南京市逸仙小学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号命名的一所小学,创办于1904年,源于幼幼蒙学。学校大队辅导员刘媛媛说,历史文化墙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历史,还有学校的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包括音乐课、沙画课,漫画中老师的形象都是按照学校老师样子去设计的。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有逸仙品质,进入一年级就应该有身份的认知,就要对我们的校史有所了解。”
清“润”有约·“未”你而来
为了欢迎2020级萌新,清润小学管理团队准备充分,校门口车辆停放整齐,家长进入校园配戴口罩,出示苏康码、自觉配合测量体温;报告厅门口有专人引导,确定分班名单、进入班级家长群。
学前教育中,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张玲副校长做幼小衔接《走进清润,遇见幸福》专题讲座。副校长夏敬球做2020年新加盟老师介绍,简单说明学校过去一年办学历程,特别突出学校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集中培训后,各位家长移步班级教室,各学科教师对幼小衔接适应性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开学一课 节约粮食很重要
在徐州市星源小学,学校把“节约爱惜粮食”与开学第一课结合起来。“准备好稻谷、大豆、玉米等不同种类的粮食,让孩子们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生长、管理过程。通过爱惜粮食儿歌的传唱,“大米从哪里来”主题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大队辅导员孔玉琳说。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张雪 徐州台 《零距离》记者/冯珂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