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沈小平:兴业不忘报国志|我苏人物

2020年08月26日 09:54: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0年6月,江西洪灾突如其来。持续的强降雨造成九江、南昌等城市通信中断,急需光缆保障抢险救灾。紧急时刻,江西省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找到江苏通鼎集团,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8000公里光缆。

  救灾供应,刻不容缓。通鼎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小平一声令下:除了江西订单,6月份其他订单全部暂停配货

  8000公里光缆,几乎是平时一周的生产量,但他们仅仅用了5天就完成了使命。5天,机器不停、检测不停、运输不停,全体员工昼夜运转及时将光缆送到灾区,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民营企业,得之社会,回馈社会。要真心实意去做,持之以恒地去做,这是我们的责任。”沈小平如是说。

  1999年,沈小平带着56位乡亲从苏州八都农村白手起家,创办通鼎集团。在沈小平心里,实业报国是他创办企业的初衷,更是一直坚守的信念。

  作为企业创业初期的见证人,通鼎集团原党委书记沈金权亲眼见证了沈小平的付出与艰辛:“为了打开市场,他没日没夜到处跑,口袋里没有钱,每天吃七毛钱的方便面,晚上睡七块钱的大通铺有一次还遇到了打劫,被人用刀逼着把仅有的钱交了出去

  踏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凭借着“四千四万”的奋斗创业精神,沈小平带领着通鼎集团从一个不知名的电缆生产小厂,发展成为了中国光通信领域的领军集团。

  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家

  改革创新带领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创新是强企之路。沈小平深知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要跟着时代的步伐走,要有研发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做支柱。

  2006年4月,通鼎集团成立了技术中心,为了能让北京的教授前来坐镇,沈小平亲自出马,一次次软磨硬泡,最终成功建立了“北邮—通鼎光纤技术联合实验室”,填补了我国光纤技术应用方面的空白。2011年,该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16年,沈小平决定对光缆工厂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然而,停产意味着上亿的损失,智能改造也要2亿元的投入,这一决策受到了多方的阻力。

  “当时全国光缆市场供不应求,形势很好,所以很多管理层反对,觉得有这个必要吗,亏这么多。但沈总态度很坚决,他说‘我也心疼要花这么多钱,但做实体经济,不能光看眼前利益。’”回想起当时的改革,通鼎互联设备管理部总经理孙勤良很是感慨。

  事实证明,改革之路不仅行得通,还让企业走得稳。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后,充分利用智能装备,进行自动化生产,用工率减少了30%,制造成本减少了40%,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也充分发挥“机器换人”的优势,在3月顺利复工复产。

  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魄力,沈小平带领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短短20年间,通鼎集团一跃成为全国重量级的总部经济企业,连续5年稳居中国企业500强中国通信设备供应商50强。

  心怀大爱的慈善家

  扶贫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

  从“最可爱的人”到“最有用的人”,其实沈小平除了退役军人、企业家之外,还有第三重身份——热心慈善的公益人士。

  企业高速发展,沈小平也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从为村里修桥,把太湖水引到村上,将泥洼村道改造为平坦大路,到捐赠百万助建联星村老年活动中心;从教育帮扶,到偏远山村的产业扶贫,他的公益之路也一步步铺展开来。

  重庆丰都县暨龙镇乌羊坝小学,是一座地处海拔850米山区的小学,那里许多孩子从没看过外面的世界。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们也能接触到互联网,2012年,沈小平决定向学校捐赠一批价值68万元的光缆,把信号拉到大山深处100所偏远山区小学。

  “我自己没读过大学,心里老是觉得遗憾。所以总是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条件好好读书。有能力帮他们,对我来说也是最幸福的事。”看到孩子们能够远程学习,还能和在外面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拉家常,沈小平很是欣慰。

  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沈小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23个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留下了扶贫足迹。

  在海南,投入205万元资金推进岭尾村“百香果”产业发展,惠及岭尾村1100余名贫困人口;在云南,支持绥江“托起希望”农业扶贫;在新疆,帮助贫困县村建设安居房,助力脱贫“摘帽”……从“天涯海角”,到西部边陲,沈小平每年拿出利润的5—10%作为专项基金,累计捐赠超7亿元。

  退役不褪色的老兵

  不忘战友情 招收安置680多名退役军人

  1981年,18岁的沈小平刚刚入伍,因为有韧劲、肯吃苦,备受班长李祥明的青睐。

  1984年,沈小平退役回乡。靠着在部队学到的驾驶技术和磨炼出的拼劲、韧劲,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可在他心里,却始终记挂着老班长和战友们。苦于当时通讯不发达,离开部队之后他们就完全失去了联系。

  1999年,沈小平创办通鼎公司,到企业颇具规模时,他开始想方设法寻找老班长李祥明,这一找就是两三年。当终于和李祥明取得联系时,沈小平向他发出了一起打拼的邀请。面对沈小平的邀请,李祥明却非常犹豫。一是自己已经45岁了,怕跟不上企业的节奏;二是担心万一发生摩擦,也会影响战友感情。

  面对老班长的犹豫,沈小平却说:“我不要你来干什么,主要来报答你一下。”登门拜访、动之以情,沈小平终于用真诚打消了老班长的顾虑。

  在沈小平的提议下,通鼎集团先后招收安置了680 多名退役军人,他们活跃在市场、销售、后勤、物流、安保等各个岗位。此外,集团还特地设立“退役军人示范岗”,培养了一批模范退役军人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组成了一支“敢打硬仗、能干胜仗”的“铁军”。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格外重视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时,沈小平说:“他们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过,都非常踏实有毅力,做事干脆利落,执行力强,能够带动公司发展。另外一方面我对部队、对战友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战友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有价值、被需要。”

  2020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沈小平同志江苏“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在沈小平看来,一切财富的价值和终极意义,应在于对社会的回馈,“始终牢记,道德加舍得,方为大德”。兴业不忘报国志,沈小平始终用行动践行着这一人生准则。

  我苏网编辑/李明莉 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