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李典:小面团塑出幸福花

2020年08月25日 16:38:39 | 来源:扬帆社区频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捏、搓、揉,再反复用两三个尖头、扁头不一的工具,点、切、刻、划、挑……经江苏扬州广陵区李典镇陈高琴的一双巧手揉捏,平淡无奇的面团立马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灵魂生命的艺术品。

  陈高琴今年71岁,是传统民间手工艺“十样锦”的制作人。“十样锦”是用糯米粉制作而成的一种面食,先由手艺人捏造成型,随后上锅蒸熟,最后冷却上色。“十样锦”一共有十种造型,分别是如意、必定、柿子、石榴、桃子、荷花莲子、百合、鲤鱼、鸽子和鸳鸯。

  从事“十样锦”制作近40年的陈高琴,经她创作的“十样锦”活灵活现,灵气十足。“每一个作品都有不同的吉祥寓意,如柿子寓意事事如意、万事顺心,桃子寓意长寿,石榴寓意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百合寓意百年好合,鲤鱼寓意年年有余......”陈高琴说。

  30年前,陈高琴在李典镇上的一家服装厂上班。厂里有个同事的小孩快到婚期,了解到陈高琴是做面点的高手,于是请她帮忙用面团做一些吉祥的造型,如鲤鱼、鸳鸯等,讨个吉利。虽然没做过这些面制品,但陈高琴还是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同事的请求。

  下班回家后,陈高琴活好了面,靠着自己想象,开始各种造型的捏造。第一遍捏的不像,再来一遍,就这样反复操作,陈高琴捏出了十样造型,陈高琴称其为“十样锦”。

  “家有喜事找陈高琴,她做的十样锦赞呢!”“我在一个月之前就预订啦。”就这样,陈高琴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上海的朋友也慕名而来,只求那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

  渐渐的,“十样锦”便成为了陈高琴的副业,再后来,找陈高琴做“十样锦”的人越来越多,陈高琴便辞去服装厂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十样锦”的制作中。

  “通宵做很正常,像夏天,气温高,十样锦放不住,所以妈妈当天凌晨起来做,然后顾客早上上门提取。”陈高琴的女儿徐友霞告诉记者,制作一组“十样锦”需要四个小时左右,凌晨1点不睡觉成为了陈高琴的常态。家人很心疼陈高琴,但她却很享受其中。

  “还好自己有这门手艺,给我们整个家庭带来了希望。”陈高琴告诉记者,儿子残疾,儿媳妇很早就离开了这个家庭,只留下一个孙子。因为儿子身体不好,没有工作能力,整个家庭都是靠陈高琴跟老伴两个人打拼,一直撑到了现在。

  “我们在扬州也买了房子,都装修好了呢。”陈高琴自豪地说,“我现在也还在做十样锦呢,只要有人来找我,我都不会拒绝。”

  陈高琴告诉记者,“十样锦”不仅仅是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至亲的一份思念和对爱情的一份坚守。“十样锦”是陈高琴生命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十样锦”,一家人才过上了幸福生活,朝着小康道路一路前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