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4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经江苏省乡土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马淳沂等35人通过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的评审,于永军等192人通过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的评审(名单附后),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8月28日。
去年11月,江苏在国内率先明确在工程系列专业职称中增设乡土人才专业,并一步到位到正高级。此前,江苏从已经具有乡土产业专业领域副高、正高职称人员中转评了第一批135位高级、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此次获评的227人,是评审专家首次从工艺美术类、农业类、建设工程类等类别的595位没有正高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人员中遴选、晋升而来,是乡土人才专业职称真正意义上的评审。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江苏乡土人才面广量大,据初步统计,全省乡土人才有49大类337小项,从业人员近千万。他们植根乡村沃土、富有乡梓情怀,在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乡村产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带动作用。通过设立了乡土人才职称评价制度,开展乡土人才高、中、初级职称评价,拓宽乡土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并与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举办乡土人才建设成果展等载体平台建设同频共振,不仅丰富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而且有利于提升乡土人才的社会认同,真正让乡土人才“响”起来、“用”起来、“香”起来。
据介绍,乡土人才高级职称评审中,评审专家重点关注申请人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所从事工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乡村振兴中“三带两助”的贡献。此次晋升至“教授级”的乡土人才中,有绣娘、锁匠,有种田高手、饲料大王,也有海归博士和职业农民。作为各自领域的翘楚,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领头雁”。
按照规定,取得乡土人才职称的,与工程系列、工艺美术系列、农业系列对应的专业,经本人申请和相应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确认,还可同时授予对应专业系列相应层级的职称,从而进一步彰显乡土人才职称的含金量。此外,获得乡土人才职称的人员将可以优先获得技术培训、科技讲座、外出考察等机会,获得高级职称的还可以纳入“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技能大奖”“十佳农民”等人才项目和奖励评选对象。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公示名单
(3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公示名单
(192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浦沫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