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来华使团”的大运河之旅

2020年08月21日 11:07:29 |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使团觐见乾隆皇帝

  鸦片战争距今整整180周年。当年在英国下议院慷慨陈词,促使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的人,是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使团中最年轻的成员——当时仅有12岁的随行侍童:乔治·托马斯·斯当东。

  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向中国派遣了一个“史上最大来华使团”。因为跪拜礼之争,让世人记得这个来华使团。他们在返程途中,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运河之旅。乔治·托马斯·斯当东,这个曾在大运河上感受中国的小男孩,47年后鼓动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也使得古老的运河文明在近代陷入衰落。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无情。

使团描绘的清军士兵

  “世界最强国家”与“唯一文明国家”的对话

  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向中国派遣了一个庞大使团。这个堪称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来华使团,由马戛尔尼勋爵率领,随行人员包括军官、传教士、商人、翻译、水手,甚至还有机械师和天文学家,总共五艘船、近700人。根据《英使访华记》、《马戛尔尼勋爵访华纪实》等史料记载:马戛尔尼使团于1792年9月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于1793年6月到达澳门,8月到达北京,见到了朝廷头号权臣和珅,并于9月在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这次会见,因此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之间的直接碰撞。

  不过英国使团虽然见到了乾隆皇帝,却没有与清朝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直接原因竟然是双方在晋见皇帝礼节上的分歧——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衷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当然礼节纠缠终究只是表象,背后更深的原因则是双方治国观念的差异。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急切地想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想借祝寿的名义同清政府谈判扩大两国的贸易往来。而此时正处于“落日的辉煌”的大清帝国却没有察觉到外部世界的变化与近代科学的进步,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把英国人当成纳贡来朝的番邦。双方自然不可能达成实质性的协议。

过船闸场面

  史无前例的大运河之旅

  就在英国使团无功而返的时候,乾隆皇帝下了一道命令:使团不必象来时那样,走海路从天津到广州,而是特许他们穿越大清帝国的腹地:从北京出发,沿着运河南下,横穿直隶、江苏、山东,跨过黄河、长江,到达浙江杭州,继而换乘车马到达广州。这是一道特别的命令:因为自马可波罗以来,除了传教士和商人之外,还没有一个西方外交使团能够完整的游历京杭大运河。1793年10月7日,英国使团从北京通州上船,开始了33天的运河之旅。在行记中,马戛尔尼及其随从这样描述大运河:“我们的帆船进入了皇家大运河,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它流过高山,穿过谷地,还与众多河流湖泊相交”,“这是个天才的工程,它旨在使帝国的南北各省能够相互沟通。”使团对运河上的船闸尤其称道,他们详细统计,运河全线共有72个船闸。行记中写道:“在那些大自然过分妨碍运河走向的地方,就用固定在岸上的绞盘把船拖上斜坡或平坡面,从一个河段拉到下一个河段。有十五六人在操作,每次将船吊起再放入水中的过程不超过三四分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文字记载之外,使团里有专职画师亚历山大等人——在照相术发明之前,他们的作用就相当于照相机。时至今日,这些记录运河之旅的写生作品仍然保持在大不列颠图书馆,如全力以赴的纤夫和船队通过船闸等场景,其生动细致之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使团画师描绘的运河帆船

  英国使团眼中的运河四大都市

  当时大运河沿线,除了帝都北京之外,还有四座繁华的“准一线城市”,被称为“东南四都”,从南到北依次是杭州、苏州、扬州和由清江浦和淮安府城组合成的清代淮安。英国使团离京之后首先见识的“运河大都市”便是淮安的清江浦。与其他三城不同,清江浦的兴起全赖运河,这里是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两个一品大员的驻地,在乾隆年间人口达到54万,甚至超过了省会江宁(南京)。途经清江浦时,使团成员安德逊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在一座大城市附近抛锚,并受到鸣炮欢迎,无数条帆船停泊在码头。这是哪座城市?”使团副使托马斯・斯当东更是惊叹清江浦是“巨大的城市,有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帆船和百姓。”

  11月3日,船队进入扬州府境内。次日晚上,船队抵达扬州城下,使团得知:“该城因其规模及优美的建筑而闻名于中国”。不过正当几个成员跑上岸想看一看的时候,立刻被随行的清朝官员抓了回来。于是他们只能在沿运河眺望扬州城,“从船上估计其繁荣的程度”。两个月后,大才子袁枚在为《扬州画舫录》作序时写道,“本朝运际中天,万象隆富,而扬州一郡,又为风尚华离之所。”此时的扬州和整个大清帝国一样,正处于“烈火烹油”般的繁华鼎盛。曾经接待过马可波罗的扬州,似乎不曾留意有几个西洋人与它擦肩而过。

  11月6日,船队沿运河到达瓜洲入江口,马戛尔尼在行记中写到:在瓜洲渡口望去,只见“江面上的波浪如海涛般汹涌澎湃,我们还见到了江豚。”江南镇江的金山焦山,则“犹如一位巫师通过魔法在江面上变出的迷人的建筑。”之前马戛尔尼一直不喜欢中国山水画,认为画得不像真的。此时他才相信中国山水画有现实主义风格,“奇境不是在想象中,而是存在于中国的大自然中。”而当使团到了苏州的时候,才真正被江南的颜值所折服。“苏州城内外无数居民都衣着更好,看上去都更满足和愉快,胜过我们在其他地方所见。他们几乎都穿丝着绸。”

  11 月 9 日清晨,马戛尔尼使团抵达杭州城外运河码头,结束了33天的大运河之旅。使团在杭州逗留了 6 天时间,其间除特使马戛尔尼、副使斯当东、总管巴罗等少数重要人物可以上岸办事外,其他随员都只能呆在船上。一直到11 月 14 日,特使一行才下船坐轿子进城,再到西湖边游览风景。最后到到钱塘江码头上船,在两广总督长麟的护送下溯钱塘江而上,一路到衢州府常山港,再陆行向江西而去。使团小部分人员及大件行李则经浙东运河乘船到宁波镇海,再渡海去舟山乘坐 “印度斯坦”号商船。尽管中国官方严密防范使团人员接触杭州的普通百姓,但杭州百姓还是争相前去观看使团的船只,去看那些与众不同的西洋人。

眺望镇江金山

  别有用心的观光者

  当然马戛尔尼并不是马可波罗,他来的目的不是观光猎奇,而是为大英帝国攫取利益,甚至考虑使用武力。因此使团暗中对清朝的防卫情况倍加留心。根据记载,在扬州城下,使团受到了250名用弓和箭武装的士兵的列队欢迎。在镇江更有2000多名士兵在旌旗鼓乐之下接受使团检阅。而马戛尔尼却通过清军的耀武扬威,看穿其外强中干的实质:城墙年久失修、军队武器准备落后,尤其是火器只有粗制火绳枪而缺少当时欧洲普遍使用的精制步枪,军服花哨而不实用,士兵缺乏尚武精神,阅兵时“更像是要登上舞台而不是去进行军事操演”。甚至他们暗中记下:镇江扬州之间的江段适合进行登陆,并可以借此掐断大清帝国的经济命脉。随行的清朝官员却对英国人的野心毫无察觉,随行的大学士松筠在对朝廷的密奏中说“该夷人等一路目睹田塍绣错,人物蕃熙,备仰太平景象,其悦服之情见于颜色。”负责江口阅兵的总兵王柄还自鸣得意地汇报“其经过各营汛墩台士兵俱一律整肃威严,该贡使及随处人等俱甚安静”。乾隆皇帝的批示则是“速将英吉利贡使送走,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

  1794年1月13日,英国船队从珠江口的虎门要塞驶入公海,完成了其中国之行。此时,清朝官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大清帝国也并未因为英国“贡使”的到来而有什么转变。而马戛尔尼则在船上进行总结,外交谈判失败后,是否还有“更直接的途径”帮助英国打入中国市场。“如果中国人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军,并切断从海南岛直到渤海湾的航运。”“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内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但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船“将不会立刻沉没,”但“将永远无法修复。”

  仅仅47年之后,也就是1840年,马戛尔尼的预言就得到了验证。而在英国下议院慷慨陈词,促使英国政府最终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的人,正是当年马戛尔尼使团中最年轻的成员——1793年时仅有12岁的随行侍童:乔治·托马斯。斯当东。这个曾在大运河上感受中国的小男孩,后来成为第一个会说汉语的英国人和首屈一指的“中国通”。他鼓动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也使得古老的运河文明在近代陷入衰落。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无情。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