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持续“输血” “海安舅舅”改变了数万宁蒗学子命运|我苏特稿

2020年08月20日 19:10:3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云南宁蒗和江苏海安两地相隔数千里,但却被1988年的一份教育合作协定紧密联系在一起。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坐落在云南、四川交界的群山之间,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早年教育在整个丽江地区倒数第一,直到1988年,全县还没有一个人考取本科,中考平均分数与周边县市相差100分。

  32年来,海安持续选派优秀教师前往宁蒗支教,为当地培育2万多名初高中生,输送了1万多名大中专学生。2020年高考宁蒗宁海民族中学海安班本一达线率98%,为“宁海模式”再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宁海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海安教师团队的辛勤奉献,他们远赴千里之外,以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潜心办学的育人精神因材施教的创新精神在这片曾经的教育洼地上播撒下智慧和希望的种子,这种已经坚持了32年的高尚情操令人动容,也为全国支教事业带来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支教是一项伟大的教育事业,但也必须承认部分支教人员有着“过客式支教”的弊病他们有的人主观上对支教困难准备不足,思想动机也不端正,把支教活动当做是去偏远山区体验生活为履历增光的一种手段同时,部分支教人员和团队也有经验匮乏水平良莠不齐问题,甚至有的支教活动在仅仅持续十天半个月后就草草收场,这种“夏令营”般的支教不仅不能为当地孩子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制造了不少麻烦,引来当地群众和孩子们的反感和抵触,近年来类似的报道也并不鲜见。 

  其实,支教能否做好,在于时间长短,更在于支教人员能否肩负使命感,是否兼具足够的职业操守和教学水平。“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报国情”,海安第十轮支教领队陶长江说,他们和宁蒗学生是喝着一江水,心连心。在教学上他们一丝不苟,对学生他们全心栽培,毫无居高临下的架势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把他乡做故乡的决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态度,让海安教师团队得到了宁蒗当地百姓的信赖和友情。他们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海安舅舅”——“舅舅”,是当地百姓对人最尊贵的称呼 

  “宁海模式”的成功,还要得益于海安支教团队先进的教学理念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体制落后,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海安教师们的战场并不在三尺课堂上,他们还要在提升宁蒗整体教育水平和扭转百姓观念上打攻坚战、打漂亮仗。

  如今,宁海合作办学由“输血式”支教逐渐变为“造血式”支教,海安支教教师除了教学,还承担起为宁蒗当地的教师进行培训的使命。宁蒗宁海民族中学海安班教师王拥军介绍说,他们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备课和家长委员会等教学制度,通过多样化培训带动了当地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出大山,很多人学成后又回来建设家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子的命运和当地面貌的变化宁蒗百姓的观念也彻底扭转了宁蒗县原县委书记阿苏大岭感慨说,“全县老百姓的观念改变了,他们知道,这是唯一的出路,希望所在。 ” 

  全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关键阶段的当下,能否做好教育扶贫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根本成效。要想长久解决边疆地区的贫困问题,要改变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更要提升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扶智、扶业、扶志,是教育扶贫之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海安支教团队正是秉承了这种可持续的教育理念,切合宁蒗当地教学需求,紧抓师资力量培养,传授先进管理经验,实现教育制度生根,既为全国支教工作提供优秀模板,也是东西部深度合作,携手共赢的成功典范

  评论员/泊楠 我苏特稿编辑/刘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