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江苏:让文明之花常开 和谐之美永驻

2020年08月20日 10:26: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美丽江苏,最美是人。创建美丽家园,既要塑造可见的“外在美”,又要提升可感的“内在美”。《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美丽江苏要展现文明和谐之美。那么,文明和谐该如何体现?

  “预备,五、六、七,走。”

  每周三下午,是张家港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志愿者邵莹固定的服务时间,一堂轻松欢快的手鼓课,成了她和老人们多年不变的约定。老人苏明莹说,打打鼓、唱唱歌,尽管课程时间不长,但这样的服务给单一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

  “改变我们以前枯燥的生活,在家里闷着没事 ,结交好多朋友,身心也愉快了,感受蛮好的。” 

  邵莹的志愿者生涯开始于2013年,作为幼儿园老师的她,起初是响应倡导参加志愿服务,可这一做就是七年。“慢慢地接触到这样一部分可爱的人 ,觉得一下就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然后觉得越来越享受这样一个志愿服务的过程。”

  邵莹只是千千万万志愿者中的一份子。仅在张家港,目前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就超过18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6%。

  从群众需求出发,把志愿服务落实,让和谐成为城市新风尚。而遇到矛盾和症结,街道社区、物业、居民群策群力去解决,则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

  从6月中旬开始,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推出了微治理措施,由专职网格员与业委会、物业、村民小组和辖区居民紧密联系,及时发现涉及网格内难点重点堵点和热点问题,村社区总网格长针对问题进行微治理项目的立项。

  “一些长期以来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下沉到基层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薛家镇东坡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建新说。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李洁认为,体现文明和谐之美,核心是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这也是新时期江苏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很多基层的经验值得学习,比如我们在推行过程中,采取重心下沉,学习枫桥经验,他们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途径,另外,在人民群众中增强友爱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也非常重要,我们强调的雷锋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此外,在创建和谐美丽宜居家园过程中,也在思考如何提升内在美。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坦言,这需要从解决现实矛盾作为切入点,来打造老百姓的乐居家园。

  “推动‘围墙内’私密独立的居住空间,与‘围墙外’多元活力的开放空间充分衔接,以解决现实矛盾作为切入点,改善街区秩序性、消除安全盲区、建设安宁街区。完善共同缔造体系,形成市民自发、自觉、自主参与的氛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