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刚“流出”的《民法典》宿迁“学习笔记”!

2020年08月12日 11:17:08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0年5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揭开面纱

  《民法典》有多重要?

  来听听走红网络的民法典版《Mojito》:

  麻烦给我的亲人来一本《民法典 

  我喜欢他认真阅读时的眼眸

  你所在之处 权益都被保护

  七编和附则 错落着就像

  一封封法律写给人民的情书

  ……

  

  8月11日上午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

  与会人员以认真的眼眸

  聚精会神地学习了民法典专家

  —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轶教授

  所作的民法典专题报告

  为你奉上本次“学习笔记”

  这位授课专家来头不小

  王轶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

  成员、秘书长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

  ……

  讲座框架

  1.回顾中国人走过的民法典编纂历程

  2.《民法典》顺利编纂的先决条件

  3.《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要点一●

  王轶回顾了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历程,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通过分析古今中外民法典立法经历,结合其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起草的历程,提出了出台民法典需要具备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足够丰富的民商事法律实践、较高程度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等先决条件。

  ●要点二●

  王轶说,我国民法典的编纂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成文法典法律传统之下,民法典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常常要借助民法典来表达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看法。“我们编纂完成的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包含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密码,通过表达我们对社会国家自然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回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

  ●要点三●

  近年来,“头顶上的安全”引发社会关注,高空抛物坠物事件高发,而且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无法确定究竟谁是抛物人,从而导致追责困难。而如果采取“一人抛物,全楼买单”的追责方式,往往又引起极大的争议。

  对此,民法典作出规定: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王轶认为,民法典作出的规定不仅为受害人提供了“兜底”保障,同时为补偿人进一步追偿提供了法律依据,有效地体现了民法典温度和力度的辩证统一。

  ●要点四●

  在讲座中,王轶结合总则编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七编全面系统、生动形象地解析了《民法典》,重点讲解了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保护财产权利等基本要求。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实施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从生活中选取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阐释了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小伙伴们

  看了“学习笔记”后

  要点都PICK了吗?

  道路千万条,实践第一条

  这次辅导报告

  旁征博引、精彩纷呈

  对宿迁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接下来

  宿迁干部将带头学好用好民法典

  带头维护民法典权威

  带头依照民法典

  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加快推动

  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落地见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