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公里长江岸线,未发生坍江险情;120公里江堤,未发生大的管涌、滑坡险情;14座通江水闸、90座沿江排涝泵站、175座穿堤涵洞等防洪工程均运行正常……在这次“防汛大考”中,江中小岛镇江扬中,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 作为江岛扬中防汛抗洪任务最为艰巨的三茅街道,更是顶住了压力——街道343名党小组长坚守防汛一线,冲锋在前,筑牢了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戚林,是三茅街道丰裕社区裕兴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7月下旬的一天,正在江堤值班的戚林接到了爱人打来的电话。“晚上可以抽时间回来吃个饭吗?”原来,当天是儿子的生日,戚林却忙忘了,他只得内疚地告诉爱人:“没时间回去,正忙着呢,改天给儿子补过吧!”戚林深知,正值防汛关键时刻,大家都在舍小家顾大家,自己作为党员更不能拉后腿,“等洪水退去,再好好陪家人,我才能心安,大家才能平安。”为了“自己心安,大家平安”,戚林在防汛一线坚守了20多个日夜。
和戚林一样,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还有永勤村第二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组长莫昌明。当汛情来临,他顾不上家中忙碌的生意,骑着电瓶车就上了江堤。巡查堤坝、排查隐患,没有一刻闲着。三伏天的高温下,因为长时间闷在密不透风的雨衣中,衣服早已湿透,但他没有喊过一声累,抱怨过一声热。
今年63岁的石明华,是三茅街道锦程村第二党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退休不褪色”,时刻密切关注着汛情。当防汛抗洪倡议书在党员群中发布,他率先报名,“我愿随时听从组织安排,为防汛查险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锦程村第一党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倪志云则主动向村党委提出要值深夜班,加强夜间的巡堤查险的人手力量。防汛期间,倪志云还多次给值班人员送来矿泉水、面包等物资,做好保障工作。
“汛情面前,我不上谁上?” 企东村第一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秦平生沙哑着说。面对村干部人手不足的实际,他第一时间发动小组党员上堤参加巡逻值守,还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巡堤查险、清杂清障。每次上堤,他都对重点位置进行重点检查,别人不敢去的外堤排查,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村九个党小组党员都分班参与了防汛工作的全过程,累计上堤党员83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在奋战!”秦平生说。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冯源 通讯员/陈燕 陈雨阳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