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画法“水墨雕塑”惊艳画坛 周京新:笔墨永创新 画入自由境 | 我苏大家

2020年08月10日 17:12:4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创意视觉部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紫金文化名家》系列纪录片,对话第二届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王芳、叶兆言、朱昌耀、李奕洁、李政成、陈澄、周东亮、周京新、高云。我苏网联合推出9期对话紫金文化名家专稿,揭秘江苏名家大师的传奇人生,邀您共赴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之旅。



周京新

  他酷爱绘画,从小展露艺术天赋他年少成名,25年连续五届全国美展,届届摘奖他工笔画成就斐然,却转身另辟写意之路他十年磨一剑,独创画法“水墨雕塑”惊艳画坛。

  他就是江苏省第二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周京新。

  “水墨雕塑”首次登场 传统中国画彰显新生命力  

  1995年,江苏省美术馆一个小展室里,没有剪彩,没有鲜花,周京新的水墨人物个展悄然开展。


周京新个人展作品《猎装》和《新闻联播》

  这是一次“奇怪”的个人展。笔法是水墨写意,画的却不是花鸟鱼虫、青山绿水,也没有才子佳人,而是穿着皮夹克、牛仔裤的时髦女郎,坐在一起看新闻联播的年轻人,有些地方还用上了西方绘画的明暗交界线。

  这是周京新独创“水墨雕塑”的第一次呈现。在这场颇具争议的个人展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在作品《水浒组画》《扬州八怪》获得画坛认可之后,周京新陷入了摸索水墨新风格的痛苦之中。

  除了画《水浒》这类题材之外,难道不想画现代人物、现实生活?这句前辈理论家的疑问,问到了周京新的心病上。虽然传统水墨极富艺术表现力,但它在面对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与现代人物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这一问,彻底点醒了周京新。他不愿止步于水墨画的“舒适区”,不破不立,他决心探索出一种适合现代题材的水墨画法。

  彻底放弃驾轻就熟的路数,撕掉自己的标签,谈何容易?他记不清那几年画废了多少张宣纸。


周京新个人展作品

  检验他的时刻到了。就在周京新以为自己的新展无人看好时,有人投来了不一样的眼光画家傅小石看到周京新的作品十分激动,赞许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雕塑感”。

  他说你一笔下去就能画出人物鼻子的高光,他也学过西画,他能理解我的画的感觉。周京新回忆道。

  行家的赞赏给了他继续探索的勇气。在一次次山重水复之后,这场不起眼的画展,终于让周京新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柳暗花明。

  “面对崭新的时代,新的文化潮流,新的开放,传统中国绘画的生命力依然还在。”周京新说道。

  从小天赋过人 四次参加高考最终圆梦南艺

  周京新从小酷爱绘画,小小年纪便展露出惊人的绘画天赋,一路上也不缺乏欣赏他的“伯乐”。

  小学一年级,“淘气包”周京新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老师一眼看出他的过人天赋,将他“任命”为美术代课老师。高中时替同学画美术作业,被老师邀请加入美术组。这是年少的周京新第一次接触到正规的美术教材。


周京新

  1977年是这位绘画少年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高中毕业后,周京新和那个时代的不少城市青年一样,进了工厂。因为画得一手好宣传画,会出墙报,还被厂里送去工人文化宫参加美术培训班。

  就在周京新沿着一个工厂宣传干事的成长方向,四平八稳地向前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里——恢复全国高考。


周京新

  然而周京新的高考之路却没能像之前那样顺风顺水。先后投考了好几所大学的美术专业,他才终于在第四次高考之后,推开了南京艺术学院的大门。

  上世纪80年代初,南艺美术系聚集了刘海粟、谢海燕、陈大羽、李长白、张文俊等一大批名师。周京新在这里开启了专业而系统的训练,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为周京新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啼声初试便惊动画坛 革新和探索是关键词

  大四毕业的关口,周京新听从老师的建议,把一组工笔人物创作课的习作,拿出来重画。但这一次,他加上了自己对写意的理解。也正是这一组“无心插柳”的《水浒组画》,让25岁的周京新啼声初试便名动天下。


周京新《水浒组画》

  幽默的画风,夸张的人物造型,周京新的工笔重彩《水浒组画》,震撼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画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肯定了周京新对于水墨画的创新,认为他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在艺术创作上的革新和探索的精神。

  80年代整个中国画坛要么否定传统,要么一味地肯定传统争论中,周京新单刀直入,直奔笔墨创新的这个课题。范迪安说道。

  周京新在传统与现代交融、工笔与写意糅合的尝试之中,首战告捷。但此时的他并没有因为一夜成名而沾沾自喜,本科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同时攻读研究生。


周京新《扬州八怪》

  1989年,当这幅工写兼备的《扬州八怪》亮相第七届全国美展时,画坛再度震惊了。周京新画出了一群平平常常、真真切切的,可以置身于街头巷尾、又并不招摇过市的“扬州八怪”。人物三两离合,分布画面四边,中间不着一笔一墨。从画风来看,简直难以想象,与他的成名作出自同一人之手。

  周京新又完成了一次对于水墨画的“反叛”。


周京新《水浒组画》和《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之所以能够在清代中期脱颖而出,实际上是因为反对‘四王’正统的山水画。同样,周京新的《扬州八怪》,从画面的立意,到画面的具体的形式和笔墨语言,在当时实际上都是反叛的。”《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说道。

  或许这正是艺术的奇妙所在。经过工笔和写意的轮番洗练,周京新已经不再执着于工、写之分。此后他创作的《竹林七贤》《李煜词意系列》,以及入选第八届美展优秀作品的《西游记》,都以中国传统题材入画,在工笔中融入写意的内涵,自成一家,屡屡获奖。

  培育下一代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责任

  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开始,周京新没有再参展,而是以评委的身份指导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一路走来,周京新的行政、教学职务越来越多。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南艺美院院长等职,他将很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新一代画家、学生身上履行对传统艺术延续发展的责任。


周京新

  周京新年轻的时候不喜欢画鱼,画花,画蜜蜂,画鸟现在画起来了,也喜欢了。他感悟到,人对美的感知的区域是会转移的,画人和画其他东西都是相通的。

  得其真谛,随心挥洒,皆是文章。“水墨雕塑”成了周京新的又一张艺术名片,他终于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体系,踏入了心中那个写意自由之境。

▼戳视频,走进周京新的绘画世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