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两京十五日》,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急速奔跑

2020年08月10日 15:49:49 | 来源:运河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两京十五日

  作者:马伯庸

  两个京城,

  相距两千两百余里路;

  四个痴人,

  要在十五天内跑完这段疯狂的极速之旅。

  面对命运,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明史

  夏四月,

  以南京地屡震,

  命往居守。

  五月庚辰,

  仁宗不豫,

  玺书召还。

  六月辛丑,

  还至良乡,

  受遗诏,

  入宫发丧。

  内容简介

  从南京到北京,高铁需要3个多小时,飞机需要约2小时。如果在明朝初期,只有15天时间,如何完成这段旅程?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全文近70万字。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

  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

  这是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心灵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

  作者简介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

  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文学类十大好书。

  代表作:《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演义》。

  精彩节选

  1

  朱瞻基想起刚才这人还在念叨孟子,是个秉持“君为轻”的家伙,不由得有些泄气。

  他突然好奇地问道:“倘若本王在这次袭击中生死不知,而你恰好又在中枢,会如何处之?”

  “越王谋篡,则立襄宪王;襄宪王谋篡,则立越王。”于谦毫不犹豫地回答。

  “喂…我说的是本王生死不知,不是死了。你难道不该是先来救我吗?”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为臣者,自然先为社稷计。”

  他果然最关心的并不是本王…朱瞻基幽幽地叹息了一声,可一看于谦那张严肃的面孔,居然不敢说什么。

  2

  此时天色已然黑透,浓墨般的云遮住星光与月色,抹去了一切轮廓和细节。即使行人面对面站着,也难以看清面孔。对这一队胆战心惊的逃亡者整个城区正涌动着一阵阵不安的涟漪,好似午时那场爆炸的余波久久未平。假如有人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会看到一大片黑暗中点缀着许多小亮点,每一个亮点都状表了一队举着火把的队伍。他们气势汹汹地流过每一条巷道,闯入每一户人家。

  3

  朱瞻基注意到,在满是青苔的坝体中部,竖直排列着一串凸出的石鼋头,鼋头雕工粗糙,旁边用白漆涂着‘二丈三尺’‘二丈四尺’之类的字样。这些鼋头标记的是船槽的深度,从槽底开始,每隔一尺放一个,一直排到槽顶。

  此时在海落船的船头,远远伸出一根脆直竹竿,竿头是个扇状薄木板,正好对准了那一串鼋头。随着船身上浮,那竹竿便自下至上,让竿头拍过一个个鼋头——这叫作‘问鼋’。这样一来,竹竿拍到哪个鼋头,再减去船身高度,即是船底的深度。

  通过这个办法,船主能直观地判断船只是否能顺利过坝,并及时通知闸口调整放水量。

  朱瞻基左右无事,便饶有兴趣地数着……这个设计巧妙直观,真是尽得天工之妙。

  作品评价

  《两京十五日》的灵感,源于马伯庸写《显微镜下的大明》时查阅《明史》看到的一段关于宣德(皇帝)的记载(上文有提到)。

  在马伯庸看来:“这段记载和古天乐的相貌一样,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大有戏剧性可挖。皇帝突然在京城病故,而太子却远在外地,他这一路怎么匆忙赶回去,心情如何,有谁陪同,又遇到了那些困难与危险,这些湮灭于时光中的细节,总是让人浮想联翩。何况从南京到北京之间(实际是从扬州到北京这段才属于京杭大运河一部分),还有一条传奇的京杭大运河,也实在值得写上一写。”

  马伯庸总能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全都巨细靡遗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种扎实的文字考据功力堪称“文字考古”。

  尤其是本书对漕运的介绍,可以看出来绝对是下了硬工夫的,不仅是规划出了一条详细的路线,连沿路一些关键节点的由来、甚至连船只应当如何顺利通过都有细致描写。

  时势造英雄,除了几个主角,一路上土匪白龙挂、“病佛敌”梁兴甫、盐商汪极、纤夫头子孔十八,甚至白莲教的教众,都是被裹挟进来的小人物,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在影响故事的走向,也就是当时的历史。虽然每个人的力量都很微小,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带来蝴蝶效应,没人是孤立的,也没人能完全置身事外。

  马伯庸擅长在大历史的背景下关注着那些小人物的命运,在宏观的世界里探寻微观的故事。让读者读的是故事,看到的是自己,思考每个个体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来源:运河网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