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年前的蚂蚁长什么样?独角+大牙 大数据验证演化历史

2020年08月08日 19:10:43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蚂蚁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课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确认了现存最古老、距今1亿年前的蚂蚁种群的演化历史,这一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中。 

【独角+大牙 大数据验证演化历史】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早期蚂蚁的形态和生态较为单一。但在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与法国科研人员在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类独角蚁化石:该类蚂蚁具有一对镰刀状大牙;头部长有一个独特的“角”,这一发现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团队经过3年多努力,创新性地建立起“化石蚂蚁形态学数据库”,涵盖了112个现生和灭绝蚂蚁的代表类群,以大数据计算出原始蚂蚁的演化历史,并最终确认了独角蚁大牙和角上下联动的“陷阱式”捕食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说:“利用这些数据库我们就可以看到从一亿年到现在蚂蚁头部形态的演化历史。每一种图形就把它数字化,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找到它内部含有的一些可能的机制和原因。”

【或因缺乏团队协作被现代蚂蚁取代】

  尽管独角蚁在距今1亿年左右的白垩纪中期十分繁盛,但在随后的2000到3000万年时间里逐渐灭绝。研究人员推测,精密的耦合捕食系统使得独角蚁可以独自捕食,但也正因“单兵作战”的生活习性,导致独角蚁被更富集体精神、更能分工协作的现代蚂蚁种群所取代。

  王博介绍,现代蚂蚁都是集团作战,社会性非常强,有纪律性,像这种“单枪匹马”的独角蚁,竞争之中可能会落了下风。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蒙 冯水清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