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30多摄氏度的户外,哪怕站着不动,都会出一身汗。但在南京国省干道上的养护现场,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8月4日,记者跟随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来到了246省道高淳境内的养护现场。这里的养护工们在高温下,经受着烈日、沥青、机械的三重烘烤。
刚一下车,滚滚热浪立即将人包裹起来。记者注意到,正在整修的是246省道左侧车道,车道内养护车、自卸车、摊铺机、压路机来来回回。震耳的轰鸣声来自作业现场,养护工人们正围绕着摊铺机在沥青路面进行作业。一靠近正在维修的车道,灼人的温度和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正是沥青摊铺的最佳时机。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负责人朱宏亮介绍,沥青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和石料进行拌合才能摊铺到路面上。在生产现场,拌合加工过后的沥青温度在170度到180度之间,运到现场仓库后,温度达到140度到150度之间,初压时的温度不低于120度,这种情况下才能发挥材料性能。
被压路机碾压过后的沥青噼啪作响,除了机械在沥青路面上,还有几名沥青摊铺的辅助工人在沥青路面上忙碌着。刘小不来自安徽,个头不高,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早已黝黑,他提着蘸满油的拖把,跟在胶轮压路机的后面,奔跑着给胶轮擦油,防止沥青融化轮胎。这份工作重复、枯燥,但压路机的速度不慢,一般人需要迈开步子才能赶上压路机的速度,身材矮小的刘小不需要小跑着前进。大汗淋漓的刘小不告诉记者,机器开多久他就得擦多久。“那肯定累啊,你看我出一头汗,不小心都会烫到的。”
目前在南京,这样的大中修施工现场还有4处,施工人员有一两百人。朱宏亮告诉记者,为了防暑降温,施工现场采取分班作业的形式,原则上从11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不会进行施工,现场还配备了充足的矿泉水和绿豆汤,以及一辆始终打着空调的防暑降温车随时待命。
S246宁郎线是四车道一级公路,2011年建成通车,此次中修段落起于溧水高淳界,止于高淳桠溪镇。中修方案主要是对基层病害处理后重新摊铺新路面。工程完工后能显著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行条件。随着最后一段沥青摊铺完毕,246省道的养护大中修工程就结束了。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施忆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