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银杏六朝松,还有多少“绿古董”?南京古树名木再次普查“家底”

2020年08月05日 06:49:50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山陵园现存的六株千头赤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千头赤松植株。

市绿化园林局供图

  昨天,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启动第六次古树名木普查,年底结束后将公布结果。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南京现有古树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历史;树龄最长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银杏,已有1800多岁。

  据介绍,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国家级名木则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根据相关规定,古树名木每5年普查一次。普查目的是进一步更新完善古树名木基本信息,从而加强保护管理。近年来,由于南京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区划调整,新成立江北新区和街道辖区调整、政府机构改革等因素,古树名木主管单位以及涉及的社区均有相应变更,导致古树名木日常管护单位出现变化,亟需更新完善。 

  “普查中,通过核查保护责任单位(人)情况,可以进一步落实市、区、具体管养单位的‘三级’保护管理模式。”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处长李铭介绍,南京为古树名木建立了详尽的档案,做到一树一档,并且为每棵古树名木确定责任单位,签订养护责任状。各区每年也会开展一到两次古树名木巡查,并根据需要,为有些古树名木安装围栏、避雷针,以及邀请专家实地查看诊断等。

  此次古树名木的普查范围为全市12区。其中主城6区普查重点是公园景区、企事业单位、历史遗迹周边及绿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新城6区主要普查城镇建成区、公园景区、历史文化名村范围内的古树名木。

  普查内容包括:核查现有的1397棵古树名木,以及现有古树后续资源,包括自然状况、管理单位变更情况、有关历史文化信息等;审核符合《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办法》规定的新增古树名木;调查树龄超过80年的树木作为古树后续资源进行存档;调查城市现有树龄50年以上的大树情况,主要为具有地方特色、稀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研等价值的大树,作为城市一级绿化指标要求的资料整理备存。

  市绿化园林局一级调研员袁必新表示,通过普查,可准确全面掌握南京古树名木和后续资源状况,从而进一步挖掘园林文化特色,弘扬生态园林内涵,宣传生态保护理念,增强全社会保护树木和绿化意识,推动南京美丽古都建设和区域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