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让新时代产业工人"有技能""留得住"

2020年08月02日 18:42:3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产业工人达2300多万,约占就业人口的48%。如何在新时代把产业工人建设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江苏作为全国两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省份之一,高位谋划推动,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升、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确定了23条改革措施和82个政策点,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紧密地把产业工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李兵是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的一名安全专家。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带领团队成员研究最新的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近两年,李兵已经连续获得十多项国家、省级创新项目,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煤矿安全的疑难问题。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今年6月,李兵获聘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副总工程师。从十多年前一名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企业离不开的安全大拿,除了李兵个人的技术钻研,还来自于徐矿集团助力产业工人素质技能提升的系列举措。

  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工会副主席、综采一区高级技师吴建群说,在产改的政策的带动下,企业积极培养年轻的人员

  经常开展劳模大讲堂 、井下现场指导。他自己还建立了一个微信圈,工人们经常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发到微信圈里,大家一起讨论,总结一些更安全、 更快捷的处理方法。

  李兵由“工”变“匠”的成功,正是产改这一举国重大改革举措在江苏生动实践的写照。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推动,2018年颁布实施《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针对李兵这样扎根一线、渴望创新的产业工人,江苏实施技能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劳模、工匠、技术能手实现技术传帮带。同时,实施“百校千企”行动,组织全省百所技工院校与千家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建设校企联合实训中心,无缝对接培养4.8万人,形成产业工人持续学习成长的“快车道”。

  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防冲副总工程师李兵告诉记者,产改以后给了他更高的平台,变成了副总工程师。现在,他的奔头更足了。他还想带动身边周围的一些人, 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江苏特别注重加大配套政策供给,各部门共制定出台创新性配套政策文件26项,凝聚了推进产改的合力。比如2019年,江苏出台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可获政府补贴。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把获得江苏技能大奖荣誉人员等人才列入高技能领军人才范围,推动技术工人的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出台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对产业工人的政治引领。我省还坚持党建、产改、工建一体推进。

  作为唯一入选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项目试点的民营企业,红豆集团积极探索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全面实施“四铸四有”工程。2004年,高中毕业的刘时荣进入红豆成为一名钢丝圈操作工,由于工作勤奋努力,被评选为三星级员工,获得了带薪免费进红豆大学深造的机会,圆了他的大学梦。之后,刘时荣光荣入党,又竞争上岗成为一名管理干部。截止目前,红豆集团共有80多位职工脱颖而出获得高校学习机会,近5年累计有600多名职工通过竞争上岗走上管理岗位,实现个人跨越式发展。 红豆集团工会主席王竹倩告诉记者,通过培训积分法、 新进员工上大学机制 、竞争上岗机制 、工会信箱、书记总裁信箱疏通职工情绪等各种方式方法,工人队伍稳定了,企业发展有了保障。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徐矿集团工会副主席董正坤 。他告诉记者,这三年企业每年职工收入的同比增长都在15%左右。通过产改实践,工人得到了实惠, 企业得到了效益  ,队伍也稳定了 ,企业也发展壮大了。企业累计创造利润77亿元 ,上缴税费80亿元。徐矿集团走入了从亏损到盈利 再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上。

  截止2019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25万人和414.8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一;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28.9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全省9万名职工提升了学历层次;职工小发明、小创作等活动蓬勃发展,4名一线工人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建档立卡的2.3万户困难职工家庭提前一年解困脱困。110家试点企业的37.8万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聪琳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