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老行当” 阔步走上小康路

2020年08月01日 10:54:10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0万元,2019年增加到45.9万元,四年翻了两番多,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薄弱村,是如何做到的?7月30日,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新蔡村寻找答案。

  在新蔡村那条不算宽阔却很平坦的乡道两旁,一栋栋蔬菜大棚连绵成片,很是抢眼,棚里种植的黄瓜和茄子果实累累,长势喜人。时近夏末,正是大棚蔬菜换茬种植的时候,更多的大棚里,是新近种下的芹菜,刚刚钻出地面,如牛毛般纤细。

  新蔡村属典型的农业村,全村共1038户4600人,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41户381人,约占全村人口的8.3%;有耕地面积4300亩左右,以蔬菜种植为主。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是“十三五”市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该村依托挂钩帮扶单位市科技局的扶持,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不仅带领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提高,成功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有着20多年大棚蔬菜种植历史的新蔡村,2007年以前蔬菜种植面积只有300亩左右,主要种植茄子和芹菜,规模小且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下。2016年,市科技局驻村第一书记沈青到村任职后,充分发挥后方单位的资源优势,先后联系市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宿迁)设施园艺研究院,邀请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多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讲座。还牵头成立了宿迁市新科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形成规模效应,目前,该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2500亩,种植的蔬菜也从黄瓜、茄子拓展到四季豆、西葫芦、青椒、西红柿(圣女果)等近10个品种。

  “我们利用中央扶贫试验区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建设了34个蔬菜大棚免费提供给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种植,帮助他们增收脱贫。”新蔡村党支部书记母长才说,为了解决种植户卖菜难运输难问题,村里干部每年都要出去跑市场,把蔬菜销售到浙江、上海、安徽、河南、天津等10多个省市。2018年,村里专门建设了一个12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外来客商上门收购,种植户只要把蔬菜运送到交易市场就能以较为公平的价格销售,节省了运输费用和损耗,仅此一项,种植户每年可增加收入近3000元。据测算,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可达1000万元。

  “我家种了4个大棚,将近3亩地,都是村里免费提供的。每年收入有3万元左右。”在新蔡村蔡东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蔡陆军家的蔬菜大棚里,他的父亲蔡敦平正在拔草,刚长出的芹菜苗像是给菜畦铺上了一层嫩绿的地毯。“这都得感谢村里领导的照顾,让我家有了稳定的收入!”蔡敦平充满感激地说。

  “虽然蔬菜种植是个‘老行当’,但对于我们新蔡这样没有资源禀赋优势的村来说,却是最适合的产业,可以有效地解决年龄较大和不方便外出工作的群体增收。”母长才相信,只要选准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新蔡村的小康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