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准备成婚的王女士、热恋之中的董先生特来咨询在东台西溪老槐树下举办婚礼的流程。记者为此开展采访,带领读者去细品一场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的婚礼。
一对新人在董永七仙女雕像前欢快跑过。
择一城终老 遇一人白首
进入三伏天,气温逐渐升高。在东台西溪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中,历经尘世风雨的老槐树枝繁叶茂。隐藏在老槐树里的知了大声地鸣叫,诉说着古老传说和唯美爱情。
“我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十里红妆女儿梦,这是儿时的梦想。对于办一场传统汉式婚礼的想法,我俩一拍即合。今天,我们想试着走走流程。”昨天,28岁的王女士挽着爱人的手臂开心地说。王女士从小在东台长大,现和父母居住在盐城。从小听着董永七仙女的爱情传说长大的她,听闻西溪还保留着“结婚要拜老槐树”的传统习俗,便兴致勃勃地带着未婚夫来到文化园。
老槐树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槐树爷爷,见证我们的爱情。”两人携手在老槐树下郑重许下爱情的诺言。
拜完老槐树,走一走姻缘桥。位于文化园东北侧的姻缘桥,留下了无数情侣的恋爱足迹。走过姻缘桥,便来到了月老庙,月下老人是爱情的引路人。在姻缘牌上写下两人的名字,系上姻缘树、挂上同心锁,爱情长长久久。
举行仪式。(资料图)
行沃盥同牢合卺结发之礼
“到此,王女士这对新人才仅仅是开始了婚礼流程的初始部分,接下来还有着更具仪式感的婚礼流程。”东台西溪影视创客中心副主任赵峰旻告诉记者,汉代婚礼秀起源于2000多年前,是具有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强调了婚礼作为“礼之大礼”的神圣性和仪式性,更强调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结发同心,生死不离”。
时光恍若穿梭至千年前,在司仪的颂诗中,两位身着喜服的新人入场,凤冠霞帔相加,红似天边朝霞,仕女在前掌灯,新人执手对视。
新人首先要行沃盥之礼,侍女端出盖有红盖巾的洗手盆,为两位新人浇水盥洗,象征清洁的身体和心灵。然后,新郎燃喜烛,象征着香火的延续。
之后,再行同牢之礼,用红碗盛米、大盘盛肉菜等,新人同器而食,象征以后就是一家人。
而合卺之礼则更为特别,将一个完整的葫芦切成两半儿,用一根红线拴着,葫芦里盛着酒,新郎新娘要分别喝半个葫芦的酒,喝到一半再交换葫芦喝酒。葫芦是苦的,里面装的是状元红和女儿红,所以夫妻共饮不仅象征着以后要合二为一,永结同好,还寓意以后两人同甘共苦。
新人再行三拜大礼,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新人各剪一缕头发,放入同心锁内,行结发之礼,至此方礼成。
传承传统文化 共倡文明时尚
“结婚要拜老槐树”的系列报道经本报连续刊出后,引发了众多网友在晚报官方微博、微信和抖音上留言评论。
网友“杨东”表示,“花为媒也好,树为媒也罢,都是自由恋爱,省却三姑六婆,自是新气象,引领新潮流,爱情需要见证。”
网友“无敌”对历史极有研究,他认为,古代人对槐树细致的观察,注意到它的旺盛生命力,遂视其为吉祥、祥瑞的象征,从而产生对槐树崇拜的原始信仰。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取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槐象征着三公之位,举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此外,槐树还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及吉祥和祥瑞的象征等文化意义。
千百年来,历朝诗人因董永七仙女留下无数经典诗句和故事。“相传,七仙女为帮董永赎身,一夜织就300匹云锦。老槐树见证了一切。”老一辈传下来的故事,市民李素梅耳熟能详,“夫妻相伴一生,期间必将经历众多苦难,需要携手扶持共对。新人结婚无需三姑六婆,请老槐树来见证,在苦难时不离不弃,在病痛时互相照顾。”
“槐树是我国民间吉利树种,一般寓意吉祥、富贵、功名和朝气。年轻人遇见老槐树,对其表示敬意,祈求上苍对他们的愿望能够佑护而得以实现。”市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黄兴港表示,“说到爱情,民间有很多传说,在盐阜大地上要数‘董永与七仙女’最经典。其实,在老槐树下举办一场新中式的婚礼很震撼。一方面是槐树生命力强,在槐树下结为伉俪,爱情天长地久;其次有槐树庇佑,功名更能成就;三是经槐树见证的婚礼,既传承经典,弘扬传统,又蕴育创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