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女子,虽然没能穿上那抹‘国防绿’,此刻我和‘最可爱的人’一样心潮澎湃:我们家三代四个兵。”7月22日,在盐城市第五届“十佳好军嫂”“十佳兵妈妈”“十佳拥军优属模范”颁奖仪式上,“十佳兵妈妈”、大丰区白驹镇海宁社区居民沈鸣上台接受颁奖后激动地说。其家庭自立自强、精忠报国的家风故事不仅成为关注的焦点,更让人感受到这户人家浓浓的爱国情怀。
沈鸣获评盐城市“十佳兵妈妈”,陈维爱、沈鸣夫妇在颁奖台上。 宋晓华 摄
祖辈淳朴家风激励后辈成长
“父亲沈正清是我们家第一位军人。”沈鸣说,父亲18岁那年,和乡里的48名年轻人一起加入了当地的东台独立团。入伍第三天就参加了“七灶河伏击战”,击沉日军汽艇一艘,毙敌22人。抗战胜利后,父亲参加了解放战争,还跨过鸭绿江,上了抗美援朝战场。先后参战数百场,还有20多枚弹头、弹片嵌在体内,直到3年前临终时都没有取出。父亲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上级嘉奖和颁发奖章数次。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时,两次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章。从部队转业后,父亲先后在公安系统、街道办等单位工作,1982年离休。
沈鸣说,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担任街道办负责人期间,他带领社区干部,冒着严寒兴建了陈家巷渡口码头,还亲自上阵整治改建后街小巷,解决老街区居民的生活、出行难题。“1962年,我们全家下放到团爱大队劳动。麦收时节,父母带着我们大些的孩子一起下地割麦子。由于身上多处战伤,伤痛发作,爸爸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仍然跪在地上往前挪,坚持完成劳动任务。”沈鸣说,乡亲们敬佩父亲打仗受的伤,要照顾少分些农活,但父亲坚决不要照顾,跟大家同样干活。“我们兄妹打小时候起,就在严厉的教育下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虽然有许多显赫的战功在身,父亲从不居功自傲,从未向组织上提出对子女额外的关心照顾。”沈鸣说,父亲常常教育兄妹几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努力。他们兄妹几人找工作时,父亲有严格的家规,从不出面打招呼,也不允许母亲托人说情。沈鸣在镇箱板纸厂做了一名操作工,她从不以“功臣之后”自居叫苦叫屈,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直干到退休。虽然没能给子女们带来财富和福利,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为他们铺好路子,但沈老“吃亏为助人,吃苦当财富,踏实干工作”的家训一直激励引导着后辈们。
军人情结代代相传
“我哥哥沈佩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沈鸣说,父亲心头总有挥不去的军人情结。当家中的男孩子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时,父母就开始鼓励他们参军。父亲常说,“青年就应该去部队里锻炼锻炼!”大哥沈佩1972年高中毕业就穿上了绿军装,他勤奋学习,表现突出,1977年被部队选送到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沈佩在部队期间表现突出,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两次荣立三等功,在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政治委员任上退休。
沈鸣告诉记者,二哥沈健高中毕业后也报名参军,到东北服役。退伍后,沈健在玩具厂从工人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了科长、副厂长、厂长。50多岁的人仍奔波在招商工作一线,不辞辛劳。每每回忆起4年的军旅生涯,沈健总是感慨万千:“人最难得的品质就是自律,而这恰恰是受到老父亲严厉家风教育的影响,是我在军队大熔炉培养起来的。”
“我们家的第三代军人,是我的儿子陈思。”沈鸣说,受到外公和舅舅们崇军尚武军人情结的影响,2000年,陈思参加了空军招飞,顺利考入了长春航空兵学院。“这也‘弥补’了我一个女娃子出生在军人之家、却没能穿上绿军装的遗憾。”沈鸣腼腆地笑着说,她嫁入的也是一个革命家庭,公公陈富礼等5位长辈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参加革命,冒着生命危险加入了党组织。
关键时刻显担当
早年受到父辈良好家风教育的陈维爱、沈鸣夫妇,将忠诚、爱国、敬业、奉献的优良品质默默传递到下一辈。听从父母“不与别人比吃喝,多与别人比学习比进步”的教导,陈思从小就非常懂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作为大家庭中第三代军人,陈思没有给老一辈丢脸,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在蓝天飞行,陈思牢记长辈和亲人的嘱托,向首长和战友们虚心求教,刻苦训练,钻研飞行理论、飞行技术战术,先后执飞多种型号的大型先进战机,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一次,我东海空域出现不明国籍飞机闯入。陈思接到命令,迅速登上战机,拉高升空。到达目标区域后,陈思立即向对方发出警告信号,严厉要求对方迅速离开。对方不予理会,继续在原地盘旋绕飞。陈思凭着平日刻苦训练的技术战术,沉着果敢地驾驶战机一次次抵近、拉升、俯冲、翻转,终于把气焰嚣张的外机成功驱离,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捍卫了国家主权。
“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对自己说,‘不能给外公丢脸,不能给军人丢脸’!”空军航空兵某部正团职特级飞行员陈思说。在部队十多年期间,在自立自强、精忠报国淳朴家风的影响和激励下,他取得安全飞行2000小时的骄人成绩,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今年初,再次荣立二等功。
宋晓华 摄
陈思和安徽姑娘张扬结为伉俪后,随着孩子的出生,良好的家风在小家庭里继承和传递。陈思的奶奶年老有病生活不能自理,外婆也80多岁,需要人照料。陈思的妻子张扬让公婆留在老家照应老人,她自己安排好工作学习,处理好家务,支持鼓励陈思安心在部队训练。陈思10岁的儿子时刻以父亲和长辈为榜样,立志继承祖辈光荣传统,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