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奋战筑牢防汛堤坝,这群“蓝朋友”誓守淮水安澜

2020年07月28日 20:53: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全力做好淮河流域防汛抢险救援工作,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集结了全省7个支队共900名消防指战员,从7月24日开始在淮安市盱眙县持续开展加固堤坝和巡堤抢险工作。目前那里的防汛工作开展如何?记者今天前往防汛一线进行了采访。


  下午,在淮安市盱眙县淮河镇沿河村的堤坝上,700多名消防指战员正在这里开展堤坝加固作业,蛤滩圩全长有2.2公里,每米要堆放不少于18个沙袋,全部完成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而加固作业完成后将有效地提高堤坝的防汛能力。

  沿河村位于淮河下游,是泥沙淤积形成的岛屿,比较容易受到水患影响。“质量不要低,质量不要低,按照‘321’的要求垒垒好……”伴随着嘹亮的口号声,消防指战员正在紧张地开展固堤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这里的土壤水分较多、粘性较重,消防员在铲土时十分吃力,在灌装沙袋时基本上都要用手从铁锹上把土扒下来。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翔宇消防救援站二级消防长陈新宽这几天每天都要灌装、搬运近四百包沙袋,双手的指甲缝早已被染成了黄色。

  “铲一铁锹土都粘在上边,最后还要人用手挖,今天我们所幸直接用手扣,往沙袋里边装。每天我们接受的工作量就必须要完成,今天的任务不论干到什么时候、就算到天亮,我们也一定要干完。”陈新宽说道。

  从低洼的挖土点到堤坝垂直高度有三米多高,坡度接近60度,十分陡峭,使用三轮车运输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陷在泥土里,费时费力。消防指战员采用了搭人桥的方式把沙袋层层运送堤坝上。土坡上非常湿滑,不时有队员重心不稳,脚下打滑。南通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刘毅告诉记者:“如果每个人往上抗,就会影响整体的效率,所以我们现在每个组基本上在25个人左右,10个人负责在下面铲,然后15个人分成了2路,15个人中的10个人负责往上搬,5个人负责垒,这样10+10+5,可以大大地提高筑坝的效率。”

  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副科长蒋坚介绍,沙袋运上堤坝后他们采用的是“321”叠加法,这样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可以保证固堤效果更加稳固。“底座放三袋、中间放两袋、上面放一袋,第一个保证了底座的根基平稳,地基打得更牢一些,中间层和上层稳定效果也会更好,切实起到加固的效果。”

  据了解,连日来,江苏省900名消防指战员和盱眙当地群众一起,先后搬运土方5430立方、筑堤巡防221.7公里、加固堤坝7.95公里。截至到28日下午4点,淮河盱眙段水位为15.44米,超警戒水位0.84米,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消防指战员还将继续坚守一线,确保淮水安澜、安全度汛。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摄影/赵启瑞 胡永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