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殷怀孕39周,因腹中胎儿为巨大儿,20日上午11:20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做剖宫产术,娩出新生儿体重4070g,12:00手术结束,母女安返MICU,小殷和家人喜悦而又激动。
没想到产后半小时,小殷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午13:13,小殷一阵全身颤抖,13:15突发血氧饱和度下降、胸闷、面目青紫。
不好!产妇很可能是羊水栓塞!产科和麻醉科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展开抢救,启动全院应急救治流程。大家快速讨论并判断病情,下达诊治措施。经过约3个小时的奋力抢救、通力合全,下午16:00,病情逐渐好转,警报终于解除。
什么是羊水栓塞?
说到羊水栓塞,大多数的人都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个名词却令所有妇产科医师闻之色变,因为羊水栓塞的死亡率高达70%,而且总是出其不意的发生,几乎无法进行预测和预防。
“羊水通过静脉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到达肺部,羊水中所包含的有形物质会嵌顿在肺部的血管。这些异物进入肺部以后,导致肺部血管瞬间发生严重痉挛,同时释放出多种活性物质到肺间质,导致肺功能丧失,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甚至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出现大出血。”通俗一点说就是:在分娩的时候,羊水通过子宫创面进入了母体的血液里,这些物质进入母体血液,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它比一般的过敏反应更为严重,孕产妇死亡率极高。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