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运河文化 首部《邵伯船闸志》出版

2020年07月27日 16:42:54 | 来源:运河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省邵伯船闸管理所组织编纂的首部通志《邵伯船闸志》,7月20日由广陵书社正式出版发行。

  作为京杭大运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扬州市江都区邵伯船闸的“发展史”几乎涵盖了中国自古以来所有的船闸类型,堪称“中国船闸的博物馆”,但尚未出版过一部有关邵伯船闸的通志。现在,这一遗憾终于被弥补——江苏省邵伯船闸管理所组织编纂的首部通志《邵伯船闸志》,7月20日由广陵书社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应时而生的文化巨制。《邵伯船闸志》编纂始于2011年,2014年初具雏形;2017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邵伯船闸加快了编纂步伐,将其列入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项目,数易其稿后,终定成志,并向长江三峡、水利等系统内外业务单位赠书,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古今邵伯船闸的魅力,从而全面地了解邵伯船闸、了解船闸历史、了解运河文化。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迎来历史最好时期的背景下,《邵伯船闸志》的出版恰逢其时。

  这是用文字修葺而成的邵伯船闸。《邵伯船闸志》主体部分由十一个章节构成,详细叙述了公元385年至公元2017年间,邵伯船闸由埭程、斗门船闸到大型现代化船闸演变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这座现代船闸管理、运行、保养、机构设置、反腐倡廉与文明创建的过程,以及同其他单位的交流互学和受到的表彰等精彩瞬间,还摘录了部分职工好人好事和心声,全面生动地展现出邵闸的历史底蕴和发展的蓬勃朝气。

  该志采用以志为主,述、记、图、表、录并用的体裁,由地图、文前彩页、概述、大事记、11个专章和附录组成,设章、节、目3个基本层次。志书编纂始于2011年,历时八年成稿,并邀请李苗锦统筹修改完善,数易其稿,形成样书,总字数达35.8万字。

  这是凝心聚力的出版工程。《邵伯船闸志》的编纂出版,先后受到了苏北航务管理处领导、史学研究专家等各方的大力支持,由于涉及年代久远,资料收集较为困难,邵伯船闸不断加大编纂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退休职工、各部门岗位人员都主动参与,收集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为邵伯船闸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志书修编贡献出了力量。

  据了解,《邵伯船闸志》将发到船闸的每位职工手中,让职工更好地了解邵伯船闸的历史,更好地服务于苏北运河,进一步讲好邵闸故事,传播运河文化,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来源:运河网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