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有哪些“外号文化”?扬州学者研究了40年,还写了一部丛书

2020年07月27日 16:08:20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京油子、卫嘴子、苏空头、淮瓶子……中国幅员辽阔,每一个地区的人,都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长久以来,就会出现一些代表地区的“外号”。通过这些外号,也能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江湖百相丛谈》(初编、续编、补编)三本,就描写了99种“外号文化”。如此丰富的“外号”,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外号文化”,在国内尚属首次。而这三本书作者扬州学者韦明铧,是用了近40年的时间,从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出发,写出的这三本洋洋大观的著作。

  首篇见于1983年《读书》

  讲述“扬州瘦马”故事

  韦明铧是扬州人,他的这个系列首篇作品,也是和扬州有关的,那就是发表于1983年的《读书》杂志,写了一篇《扬州瘦马》。

  “当时,我还很年轻,就能在如此重要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读书》还特地用了黑色字体进行标注,一下子就给了我很多信心。”韦明铧说道,“从此之后,我就根据这个方向开始写作,从扬州到苏州,从江苏到安徽,再到全国,越写越有意思,发现每个地方文化,或多或少都能从外号中透露一些出来。”

  根据对于扬州文化的理解,韦明铧很快就在1998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扬州瘦马》《两淮盐商》《维扬优伶》三本书。此后,他的目光开始投射向其他省份地区,在2003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浊世苍生》。收到很好反响后,从2007年开始,《社会学家茶座》发表《浊世苍生》续写系列,一期一篇,后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水土一方:浊世苍生续写》。而在此后的11年中,韦明铧对于“外号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并在近期出版了《江湖百相丛谈》(初编、续编、补编)三本。

  江湖文化值得研究

  地和人分东南西北

  韦明铧介绍,他将整个名称定为“江湖”。大致总结一下,可知这些人群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用简练的字眼刻画某地人性特征的,如京油子、卫嘴子、苏空头、淮瓶子、杭铁头之类;用贬抑的字眼描述某种人群的,如北国念秧、天津混星子、上海拆白党、镇江小三子之类;用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某地人代称的,如云贵象、川老鼠、临清猴、湖南骡子、江西腊鸡、固原山狼、湖北九头鸟之类;用某种职业或身份指代某种人的,如凤阳花鼓、山西乐户、松江娘姨、丰台花匠、沧州拳师、苏州状元、绍兴师爷之类;用性别化的字眼描述某类群体的,如珠江老举、大同婆娘、泰山姑子、西湖船娘之类。

  韦明铧分析,地分东西南北,人也分东西南北。山川、气候、物产的不同,给居住在那里的人,带来了体质、性情、风俗的差异。也许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归根到底,是因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区别,才使得那里的人文景观呈现出异样的风采。江南的山温水软,产生了纤秀文弱的南方人;塞北的高原荒漠,产生了壮实强悍的北方人——一般来说,事情就是这样。

  文献资料多查阅

  现场考察更重要

  韦明铧说,写这几本书,开始是从文献资料中寻找答案。每个地方的外号由来,其实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随后,再进行实地考察,就会发现专研其中,其乐无穷。

  在《江湖百相丛谈》(初编、续编、补编)三本书中,描写了中国数十个地区,很有特点。比如“无锡贼”,在这里,“贼”是一种褒义,“贼聪明”“贼漂亮”,无锡人聪明啊,不值钱的泥土,能够捏成泥娃娃,成为工艺品,更好的还有紫砂壶,名贵的价值不菲;比如“湖南骡子”,不少湖南人也以“骡子”自称,因为骡子性格倔强,吃苦耐劳,有难得的品质;还有“绍兴师爷”,古时候文人当官,到了一个地方,少不了“绍兴师爷”的帮忙,一般会有两个,一个钱粮师爷负责财政,一个刑名师爷负责法律,基本上就能开展工作了。

  除了文献,更重要是实地考察。比如“达坂城的姑娘”,为什么好看?韦明铧特地在达坂城住了几天,走访当地的文化学者,获知这里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不少外国人也会来到这里和汉人通婚,就会有漂亮的混血儿。还有西北的米脂婆姨,在当地有桃花泉水,让女人的皮肤都很滋润。

  韦明铧笔下的99篇文章,都是如此,既有文献考证,也有实地考察,读来让人兴趣盎然。

  有些外号不适用了

  《别了,扬虚子》

  韦明铧也说,既然是“外号”,多少会有一些嘲弄的成分,而这样的“外号”,有些已经不再适用了。

  就以“扬虚子”来说,韦明铧说自己在南京读书时,就被同学们喊做“扬虚子”。在清末的文章中,就出现过“扬虚子”,在朱自清的散文《我是扬州人》里,他坦率地说过,“我讨厌扬州人的小气和虚气”。

  韦明铧说,这个“扬虚子”的外号,来源于晚清,其实是和当时的经济社会情况关联的。当时的扬州,经济已经比较衰退了,所以才会出现“大惊小怪,以少报多”的“虚”。而在现在,扬州城市面貌一新,经济发展迅猛,文化丰富繁荣,早就不“虚”了。所以,他还特地写过一篇《别了,扬虚子》的文章。

  从1983年第一次发表《扬州瘦马》,到现在《江湖百相丛谈》(初编、续编、补编)三本书,已经过去了近40年的时间,韦明铧也很感慨,写道 “年年耕作年年收,惟有今年独特殊。行遍江湖四十载,绘成南北百相图。关东胡子惠安女,吉水翰林宜兴壶。欲问万言何所得,白天赶路夜读书”。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