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实体书展久别重逢,第十届江苏书展进入了第二天。在网购如此便利的当下,甚至阅读也可以实现无纸化,我们为什么还要逛书展?带着这个疑问,来听一听位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的书展主展场里,不同人的答案。
“我提前几天就预约了,基本上每年都过来,因为我也在图书馆工作,跟书比较有缘……”上午十点刚过,记者在长三角馆前遇到了在大学图书馆里工作的黄先生。他的购书篮里装的满满当当,黄先生笑着介绍起自己淘到的几本“中国最美的书”,对于喜欢书、收藏书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本次书展上,有不少蕴藏艺术元素的展区布置和展览专区,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文化体验。逛书展可以提高自己的书品和对书的审美能力,这是不少读者的共同感受。
市民郁女士感慨,“虽然现在买书已经很便捷了,我觉得书展还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家长带小孩子来参加的话,更能够激发小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据统计,今年有超过400家出版发行单位携8万多种精品图书亮相。喜马拉雅展商邹波认为,久违的实体书展是同行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不断学习、获取产品各链条所需市场信息的平台,“全国各地的出版商,优秀的出版商都到这边来,他们的优秀产品,我们能及时看到,随时根据产品谈一些合作,比如进行一些版权方面的采购,或者是帮他们进行一些数字化的打造之类,创造了很多的便利。”
在庞大的市场架构下,通过各种平台去营销图书是必由之路,但出版社来参加实体书展,可不只是为了冲销量。书展还关系到各个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建设,传统图书市场面临转型的过程,也是培育新读者的过程。
磨铁图书业务经理赵亚新形容,“你在看到一本实物的时候,是不是有心动的感觉。挑书就是在享受一个过程。可能看到不同的书,不同系列、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的题材,就是像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一样,去找心仪的那一块,书展的意义就在这个地方。”
书展现场的130多场阅读推广活动,也让平时藏在书本背后难得一见的作家、译者、书评人亮相台前,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当然,传播书香,书展最终还是要回归阅读本身。书展的意义有些类似于景区里的导游,但真正的风景,还是需要读者倾心阅读、亲身体会。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倩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