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最近,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洪涝灾后防病要点,其中防控重点是肠道传染病。“洪涝灾害发生后,老鼠、蟑螂等虫害为了躲避水灾,会向高处移动,进入居民家中,加上近期天气潮湿炎热,外部环境变化加上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可能会引起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比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等。此外,在洪涝灾害期间,人群接触机会的增加,可能会出现一些接触性传染病,比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儿童之间(传播)的手足口病。”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主任医师嵇红说。
针对汛后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疾控专家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要注意“三管一灭”,即管好水源、管好食物、管好粪便,灭除老鼠和蟑螂等虫害。一旦发现相关传染病患,应立即送医就诊并做好隔离防护。除了注意个人卫生之外,还要注意“病从口入”,坚决不吃没洗干净的瓜果、蔬菜,以及未经处理的生冷海鲜。今天(7月23日)下午三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一名腹痛病人,她自述症状:“肯定是昨天晚上吃面包把胃吃坏了,胃绞得难受,浑身出汗,发烧,心跳加快还眩晕。”
为了确认到底是食物中毒,还是胰腺炎等其他疾病,急诊医护人员对周女士做了更详尽的检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丁红说:“最近天气闷热潮湿,加上洪涝灾害,家里像花生、大米、水果等食物容易霉变,有些老人舍不得扔,这种被真菌或者毒素污染的食物,吃了之后也会引起比较重的食物中毒。”
(来源:《零距离》记者/周渝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