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冰面/我知道芦苇并不怯懦/要么直立,要么折腰/她编排美丽的冰上舞蹈。 ”20年前,星星诗刊的这首诗,是一位文学青年当年激昂青春、意气风发的真实写照。
家乡水土滋养了他的刚强和柔韧。曾经怀揣诗和远方,追逐文学梦想,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走上创业路,他就是盐城市翔盛碳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礼杰,用碳纤维航空新材料编织自己“飞天梦”。
胡礼杰曾是盐城市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在连云港职业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胡礼杰就在《星星诗刊》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近百篇。
人生除了“诗”,还有“远方”。在胡礼杰眼里,这个“远方”就是创业情怀和梦想。虽然在文学创作上小有成就,但追求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始终在内心涌动。2006年5月,在射阳化纤厂销售部工作10年的胡礼杰,辞职回到老家海通镇射北村。他腾出家里3间房屋,投资50万元创业,主要生产切割短纤维。
△胡礼杰(右)向客商介绍企业生产的飞机玻璃罩。
创业的道路开始并不平坦。面对困难,胡礼杰考虑通过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来打开局面。一次偶然的机会,胡礼杰在技术论坛上结识了一位航空新材料研发专家。专家推荐他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碳纤维。但是上马碳纤维项目的想法遭到父母反对,他们担心上马新项目风险大。最终,胡礼杰还是耐心说服家人。
向碳纤维生产转型后接到的第一笔订单遭到客户退货,一下子损失了20多万元。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在妻子徐淑芹的支持下,他带领工人对生产工艺、设备运转、空气湿度等方面逐项排查,终于克服难题。
“ 无论路途多坎坷,我都一直陪着你。”车间里每研发出一样新品,第一个会操作的就是妻子,然后她再培训工人“他出去跑经济,我在车间抓生产,有什么特殊的困难,我们两个人都慢慢商量,把事情解决掉。”妻子徐淑芹说。
妻子的支持给胡礼杰增添了更多前行的动力。通过几年的努力,胡礼杰逐渐理顺发展思路。他对公司新车间进行分格处理,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延伸产品链。企业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轨道。2014年春,胡礼杰将公司搬到海通镇科技工业园,投资3500万元建成一幢高标准的集生产、办公、食宿为一体的厂房,同时将公司更名为盐城市翔盛碳纤维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碳纤维,注册产品商标“翔力”。
“企业当前的重点是争取每年要推出几个新品,就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突破,不久的将来,目标是全面进军军军工市场。”为了保证公司的研发能力,胡礼杰决定采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解决后顾之忧。
通过高薪聘请专家,组建碳纤维产品研发团队,企业在新品研发上有了质的飞跃和突破。与此同时,胡礼杰尤为注重公司管理和人才培养。“胡总做事很严谨,对我们要求很高,例如机器出现问题,产品出现小瑕疵,他跟着我们一起探讨,一直把产品做好,在生活中对我们挺照顾。”翔盛碳纤维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徐淑兵说。
彩虹总在风雨后。现在,胡礼杰的公司已成为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会员单位,迈入国家级高新技术行列。目前,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碳纤维、芳纶纤维等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现已独立开发出旋翼飞机壳体、起落架、飞机喷药系统等16个系列产品,拥有16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三项外观设计专利。今年7月中旬,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公布2019年度全国交通运输领域复合材料技术创新奖,由盐城市翔盛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阻燃抑爆油箱及飞行器油箱”项目获三等奖。
创业是青春最美的底色,胡礼杰以激情和汗水浇灌“飞天”梦想,在奋斗打拼中不负韶华,刻画着人生崭新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