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眼药水”,却能让人在几秒钟之内昏迷。南京警方近期公布了最新破获的一起大型网络制售毒品案,涉案人员达900多人。原来犯罪嫌疑人将毒品伪装成了饼干、糖果、眼药水这些常见的物品。那要怎么做才能免受其害呢?今天(7月20日),记者也向禁毒专家了解到了为什么会让人昏迷失忆,怎么能不上当。
据南京警方介绍,他们2019年1月份网络巡查时,发现了一名通过微信销售毒品的犯罪嫌疑人,在聊天记录中,嫌疑人将这样的毒品称为“眼药水”“听话水”,声称一滴就可以让食用者失去意识。2019年8月,警方对其中涉及的104人采取抓捕,并缴获了各类制毒原材料,涉及“甲基苯丙胺”“γ—羟基丁酸”等成分的有6700多克。
“γ—羟基丁酸”,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记者咨询了镇江公安京口区政府禁毒办副主任陈亮,他表示,羟基丁酸平时微量存在于葡萄酒、牛肉、柑橘等水果中,也是医用镇静剂,一般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症。这种药水无色无味,偷偷往酒里、饮料里,甚至白水里滴两滴,完全不会被察觉。陈亮说:“一般情况下,女生喝了后会很快失去意识,昏迷7至8小时,任人摆布,第二天醒来,什么都不记得。它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属于管制类精神药品。部分犯罪分子会通过非法的渠道,盗用这种药品,用于犯罪行动。”
陈亮介绍,目前毒品的主要作用分为三大类,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而且现在很多新型毒品还会伪装,比如蓝水、彩虹烟、开心水、跳跳糖、奇怪果冻等,包括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饮品”——咔哇潮饮,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陈亮介绍,咔哇潮饮的商家在标注其成分时偷换概念,标识为γ-氨基丁酸饮料。然而,此类饮品经过检测,实际含有的成分是γ-羟基丁酸,一字之差,前者是国家批准允许的物质,后者却是我国管制的精神药物。
在破获这起案件的过程中,南京警方还发现十多起购买使用这种毒品,导致女性遭遇性侵的案件。对此,警方提醒,女性朋友在酒吧、KTV这些场合,或者和陌生网友见面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来源:《零距离》记者/刘舒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