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立足学情减负增效,凸显价值指导生活 | 我苏中考聚焦

2020年07月17日 21:42:3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三年寒窗磨剑,只待今朝问鼎!又一年考试季,全省各地陆续拉开中考帷幕。无数学子厚积薄发,扬帆起航,踏上逐梦征途。他们将在初中的最后一站,交上自己的无悔答卷。

  今年中考,你是否在考前把握重点、复习到位?是否在考时成竹于胸、游刃有余?又是否在考后胜券在握、踌躇满志?我苏网在各科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奉上最权威的考点解析,快来看看权威老师们如何评中考吧!


2020年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卷试题评析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许冬红

  2020年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立足本届学生的课程学习实际,秉持素养导向,考查内容稳定,考查方式守正。试题设计有一定新意,呈现如下亮点:

  一、价值导向主题鲜明,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试题突出国家意志,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注重创设传统文化情境,关注对学生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家国情怀、世界胸怀等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树立健康成长、做负责任公民的观念。一方面,试题以全民抗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等中学生熟知的重大时事为背景,以“新时代新聚焦新学习”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线索,用“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些正能量的话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关注国家大事,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遵循。另一方面,试题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注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如引用传统文化经典中对义利观、团结的论述,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尚圆”思维,这些素材的选取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落实了传统文化进课程的相关要求。

  二、生活指导线索清晰,支撑学生未来发展

  试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将正确的价值引领蕴涵在生活试题情境素材之中,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充满时代气息;试题形式丰富、内涵深刻,既指导学生当下生活,又指导学生未来生活,凸显课程的应用价值。如“公筷使用”“停课不停学”等素材的选择,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也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回应,也对学生未来发展起一定的支撑作用。试题对劳动的考查回应了党中央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促进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和全面发展。试题还关注了“无人售货超市”“直播带货”等新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接受教育,进一步认识到违法的危害、感悟到为人诚信的重要性、感受到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这些试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教育价值的认同和内化。

  三、减负意图布局明显,增加自主选择机会

  试题基于现实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设计相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状况,充分体现了课程基础性知识在学生成长中的独特价值,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试题均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架构严谨任务,如试卷17题第一问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则素材分析,三则素材的难度和所蕴含的学理知识的数量基本一致,避免了在同一考查维度的重复考查,既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又兼顾试题情境的公平性。试题配备“公筷使用”等俗语的解释以及主观题答题的提示语,其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审题、答题,体现了对被测试者的人文关怀。

  试题让学生能够“完成一道题目,明白一个道理,实现一次成长。”较好地延续了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的一贯风格,充分体现初中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对学科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编辑/实习生 刘若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