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江苏南通如皋市东陈镇杨庄社区集访不断、负债累累,在全镇排名处于末位,十年后的今天,杨庄村成了先进社区,综合考核一跃成为全镇第一。提到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说到整天忙碌于田间地头的一个身影,杨庄社区党总支书记冒殿明。
在杨庄村生产基地,冒殿明正跟大棚的租户了解种植的情况,这个建于2017年的基地,可没让他少操心。“这个基地总共流转土地三十多亩,考虑到发展农业必须要有农业设施,我们建了烘干中心和粮食仓库,保证了我们村和周围社区的粮食不受天气影响。同时,基地里面建了三个智能大棚,用于果蔬的栽培。”
冒殿明的想法是,用一个基地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招引能人到杨庄村发展现代农业。如今,已经运营了三年的果蔬大棚发展得不错。三个棚的年产量有三四十万斤,产值一百多万。
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同样,工业也不能少。冒殿明看到本村孙冬峰经营的企业需要扩大规模,而村里一个废弃的小学校则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他用这块闲置土地顺利把孙东峰招引回村, 成立了手套厂,年产值达到五千多万元。今年,企业又上马了口罩生产线,为村里解决了四百多人的就业问题。
“我们原来是一个小作坊的私企,用地非常紧张,拿不到地,冒书记主动提出来让我们到这里发展,我们不再为土地犯愁,没有了后顾之忧。”如皋市东峰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冬峰如是说。
在杨庄社区,现在有1个有机稻米生产基地,3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3个农业生产全托管组织,并发展了香堂芋、黑塌菜等多种特色农业。“我们近几年来招引了二十多家企业,企业用工在我们周边社区进行了辐射,提供了很多岗位,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和农民的打工收入。”
这几年,在冒殿明和村干部们的齐心协力下,每年杨庄社区的村营收入都超过了70万元,社区居民人均收入以年递增12.8%的速度增长。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一再升级,建成了31公里的防渗渠,28公里的硬质化道路,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泥路。一切都万象更新,而田间地头那忙碌的身影依然没有停歇。